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铃兰:我哥哥行着呢 (第4/4页)
盛事时,是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繁荣的符号,而大唐落寞了,她就会被抛弃。 一个女人,换边境几十万人的安稳,这个买卖不亏。 先太后为了不让女儿和亲只得为铃兰选择夫婿嫁人,但朝廷上下都猜到了李铃兰会被送走,无人敢断送前程与公主成亲,又怕铃兰公主看中自己,不得不在聚会上做些惹人厌的事。 后来,先太后只得求助自娘家,给远在绥城镇守的哥哥传信,让嫂子把家里侄儿叫了过来求亲,表妹嫁表哥。 李铃兰只听到了要将她嫁人,没有听到后面母亲说的:“成亲之事,我会去求皇上同意,嫂嫂同哥哥放心,羡之作为我的侄子,我自然会为他的前程考虑,只要过了这一关,就可同我的渝儿和离。嫂嫂,父亲当年为了哥哥的前程将我送进这吃人的皇宫,现如今我的丈夫又要送我的女儿去和亲,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她是我的命,她自小被我娇惯长大,若是去了那荒蛮之地,不出三年,定要命丧黄泉啊。” 说罢,她屏退众人,取掉了象征着尊贵地位,大晋国母的凤冠,向自己的嫂嫂跪了下来。 嫂嫂与侄儿安羡之连忙将她扶起,两个母亲为身为人母,身为女子而无力抵抗命运的悲哀相拥痛哭。 听了半截的铃兰失魂落魄的去找李长垣,那时候她只有一个想法,不要嫁给老单于,也不想嫁给那个自己母亲找来的人。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那一刻,她只想看到李长垣,看到她的阿兄,好像告诉他就可以让自己不害怕。 李长垣得知此事,去找了先太后问清事情来由。太后也没有隐瞒,还说两人虽然是没出三代,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铃兰结婚。她担心自己说服不下皇上,叮嘱李长垣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在先皇面前争取一下。 果然,先皇听到太后为了自己的女儿不顾边境的子民死活,气的大骂她不配做大晋的国母,皇后。还不如贾皇贵妃懂事有皇后风范。 她嘶吼着对不爱自己的丈夫说:“她生的是儿子,她当然这么说,她若是有个女儿,还会这样讲吗?” 就在那一夜,先后搬出了凤栖宫,去了和清殿与女儿李铃兰同住。 李长垣见太后那边无望,便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去镇守边疆三年,三年之后定觉东胡人不敢踏入大晋国土一步,先皇不允诺,李长垣便让人在民间四处鼓动民心,民众的得知堂堂长公主居然要去荒蛮之地和亲换和平,大为悲愤与羞辱,纷纷要求国家教训一下东胡人。 先皇迫于形势,只得同意李长垣的请求,又将李铃兰指给了安羡之。 世事难料,长公主大婚定了,又有民声怨道,指责李铃兰作为皇女,享受着常人没有的尊崇和地位,却不愿意牺牲自己为边境人民换来十年的安稳。 李长垣去顺利去绥城一带维护边疆,一到绥城他便下令,不管妇女老幼全部要习武保命,最差也得能在战场上厮杀几下。 第二条令,只要见到东胡人入境便杀,不管老幼妇孺全都不放过,牲畜全部抢回来,尤其是东胡人的马,那是好东西。 因为大晋是农耕民族,马儿瘦小不善于长途奔跑,而东胡的马,长期在草原奔腾,进化的高壮健硕,耐饥擅战。 他甚至命人将砍下来的人头,串成一串,挂在一匹淘汰的马脖子上,让它跑回游牧人的家,以此震慑他们,若是再敢踏入大晋土地一步,便是这样的下场。 甚至有人说,李长垣的佩剑被东胡人的鲜血喂成了红色的,而且一日不饮血便要生锈。 还有人说,靠近边境的东胡子民在夜里都要在毡房外挂上灯笼,抱着武器睡觉,孩童听见他的名字啼哭不止,狼群见了闻了他的味道都低呜求饶。 这就是李长垣杀神一称呼的由来。 李长垣虽然只守了三年,却让东胡人至今都不敢像以前一样叫嚣猖狂。 而先帝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对李长垣重视起来,反而担忧的整日睡不着,最后卸了李长垣的兵权和军中职位。 最后先皇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李长垣还是在先太后的帮助下,夺了权。 想到这些事,李冕心中不免产生一阵恶寒,鸡皮疙瘩起一身,身上每个毛孔都写着李长垣是个狠人。 “临王说笑了,我们的纳喇单于在老单于冒代单于在位时,一直是支持同您合作的,但因为地位低下,没能合作。现在,他登上了王位,又想起了那个念念不忘的合作,特让我在你们大晋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新年时节,以特使的身份来给您送这份新年礼物。” 不管真假,李冕被图木信说的很开心,他哈哈大笑起身拍着图木信的肩膀说:“看来我没有选错人,纳喇单于我早就说过,以他的智慧能力,一定是东胡新的单于。你去告诉他,我答应的他的事,依然算数。” 图木信也高兴的附和李冕大笑,宋如仲看着心中隐隐透着不安,他并不知道李冕对东胡的单于答应了什么,也不知道是何时答应的,但是现在他不能问,他相信李冕作为大晋的废太子,虽然没有李长垣聪明,但是一定也不会做出对大晋不好的地方,只得忍着心里的疑惑忐忑送走了三个使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