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_第235章 钵卷冲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钵卷冲锋 (第1/2页)

    菊池武光一动,他身边数百名母衣众,纷纷露出必死之志,在额头上用力系上纯白色的钵卷。

    钵卷是一种细长的棉布条,对于倭人来说,意义重大,通常只在干大事时,才会十分认真的系上,代表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其实钵卷文化并非倭国原创,而是起自中华春秋时期,到唐朝时已经非常流行,叫做“束额巾”,多为红色。

    因为华夏古人讲究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能轻易弃之,所以并没有理发这么一说。

    而军队要打仗,长头发往往会在战场上碍事,佩戴“束额巾”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束额巾”能防止额头汗水流入眼中,而统一的颜色和样式,还能让军队看上去更加威武霸气。

    倭国自唐朝败于华夏后,便大力学习了中华文化,其中就有这个“束额巾”,传到倭国后慢慢演变成“鉢巻”。

    而中华的束额巾,经过唐宋发展后,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不光军队大量采用,就连民间女子也喜欢佩戴。

    只不过女子用的款式更加精致新颖,已经属于装扮首饰了。

    而朱文正的虎威军,起源于元末红巾军系统,更是有人人扎带红头巾的习惯。

    菊池武光这边一扎上白钵卷,两边立马泾渭分明,红白对比强烈。

    罗贯中在船上远远看到对面倭军的动作,顿时一头雾水道:

    “这白色不是奔丧用的吗?难道倭军主将阵亡了?”

    沈金对倭国有些了解,闻言差点笑断了气,结结巴巴的说道:

    “先生有所不知,对倭人来讲,头戴白巾是要拼命的架势,不过在我们看起来,不是太吉利便是!”

    罗贯中听完连连称奇,又想起倭人既要拼命,不知大都督是否有危险,便有些担心的向前张望。

    朱文正对小鬼子也有不少了解,一见对面缠上了白钵卷,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果不其然,菊池武光彪悍过人,直接带领数百名母衣众骑兵,从正面投入战场。

    这批人数量虽然不多,却眼神狠辣,气势惊人,犹如一道狂风席卷而来,一路将吴军撞的七零八落。

    菊池武光在倭人中算是难得的人高马大,一身钢铠又厚实非常,顶着虎威军的刀光剑影,不断猛冲猛杀。

    他手中一把三尖枪,枪头本就硕大无比,在菊池的狂躁挥舞下,更是如同黑风席卷大地一般。

    凡是碰到这股黑风的吴军将士,不是枪断人亡,就是血流如注。

    韩子琪也是个高手,骑在马上灵活如燕,手中倭刀寒光闪闪,一路冲杀而来,是鲜血飞溅,数颗人头落地。

    倭军本已低迷的士气,在总大将身先士卒下,又瞬间高涨起来,纷纷握紧刀兵疯狂厮杀。

    一个虎威军士兵,刚刚一刀砍翻一名长枪倭军,又一名倭军哇哇怪叫着,挥舞武士刀跳出来。

    虎威军士兵沉着应对,凭借丰富的经验,骗过倭军刀锋,一脚将他踹翻在地,随即狠狠补了一刀。

    就在他起身准备再战时,没想到地上那名倭军还未死透,竟满脸凶残的抱住了虎威军士兵大腿。

    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非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