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23章 腹心之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腹心之患 (第1/2页)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脸色也变得红润了几分。

    “给阁老看座。”

    很快,两名小太监抬着一只锦凳走了过来,放在了杨嗣昌身旁。

    杨嗣昌叩谢君恩,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挨着锦凳,屁股都不敢彻底坐实,看着还不如跪着轻松。

    崇祯皇帝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笑道:“有阁老居中调度,有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朕自然是放心的,如今能彻底奠定陕西大局,阁老功不可没。”

    杨嗣昌连忙起身跪下道:“一切仰仗陛下天威,方有平乱之功成,微臣实不敢欺瞒陛下。”

    崇祯点了点头,继续道:“眼下诸贼之中,张、罗已经就抚,若能彻底消灭李自成,其余流寇当不足为虑........你以为,张献忠、罗汝才等辈可堪就抚?”

    杨嗣昌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真实用意,他沉声道:“流寇起于万历、天启年间,不幸边地亢旱四载,颗粒无收,京、民二运转输不继,援辽兵丁陆续逃回,不敢归伍饥军饥民强半从贼饥馑荐臻,胁从弥众。星星之火,至今二十年载......昔日家父以为小民实属迫于无奈方才从贼,可胜悯恻,仍晓谕愚民,即已被胁从,误入贼党,若肯归正,即为良民。”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道:“只可惜贼人终究是贼人,朝廷抚恤之道却成为贼子欺人之道,前面刚刚招抚的贼人,后面又开始占据要村,纵其党众,剽掠四乡,谓之打粮,以致于直到今日,尚不能解。”

    “启禀皇上,臣绝非反对家父之政,实乃天下格局大变,如今张、罗二贼仍怀异志,绝非安分守己之辈,他们迟早会再反的。”

    崇祯听了有些不愉,他反问道:“既然这些贼子迟早要反,何必招抚?”

    杨嗣昌笑道:“当下招抚实乃一时之策,只为暂时稳定流寇,不使其同时作乱,而我大明则乘机整顿军伍,训练将士,方能有今日之一战功成。等到李自成所部尽数歼灭之后,便可调集更多兵力与洪承畴、孙传庭调遣,届时便可执张、罗二贼入京面圣。”

    崇祯听到这里,脸色更加红润了些许,笑道:“看茶。”

    很快,便有宫女上前,给杨嗣昌沏好了上等的贡茶。

    从看座到沏茶,无一不体现出崇祯的小心思,而杨嗣昌也是心知肚明,态度越发恭敬。

    等话说到这个份上,崇祯皇帝才表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将茶杯放在桌上,从御案上翻出一本奏折,信手交给了一旁侍立的小太监,而小太监紧接着便走过来将奏折呈递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不明所以地接过折子,而当他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字样时,眉头顿时紧紧皱起。

    这是宣大总督卢象升上的奏章,向来对杨嗣昌先内后外的策略十分不满,也是坚决要同鞑虏打下去的大臣,而这无疑与皇帝和和杨嗣昌的想法都不符合。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皇帝和兵部尚书都决定了的事情,一个宣大总督能有什么办法阻挠呢?

    其实还真有,因为在宣大总督卢象升的背后,还有清流一党的支持,他们反对大明朝同建虏可能达成的任何议和,因为他们不允许任何有辱国体的事情发生。

    议和,在这些人看来,简直就是在卖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