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梨花榆火催寒食(温情向) (第5/5页)
虽坐在这屋子里,窗外的动静多少也能听到一点。如今才两个月,已经隐约有些谣传,说你养了个……嗨,我倒不值什么,但时间久了,于你有碍。” “他们怎么敢嚼舌根?!我明明……”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怨不得他们。如今还只是些捕风捉影的谣言,真要拖到东窗事发,就来不及弥补了。” 闻言,殷广祺眉心紧蹙,不自觉地握紧了孟纯彦的手。他明明知道的,仲徽不可能一直留在宫中,这里像个金丝织成的鸟笼,怎能困住天边鸿雁?何况,若他执意如此,是将仲徽当成什么?旁人又会怎样看待仲徽?男宠、禁脔、祸水、甚至…… 念及此,殷广祺不免打了个寒噤。人言可畏,他不能再让仲徽受伤害,一丝一毫都不行。 “你若要走,也好。”殷广祺狠狠眨眼,将翻涌的湿润压了下去,挤出一个笑容,温声道:“去江南吧,那儿山清水秀的,地气又暖和,正适宜将养。” 闻言,孟纯彦温和地望着他,半晌才叹了口气,柔声道:“今日既然提起来,那就干脆把话说开了罢,何况你我之间,本没什么避忌。如今的局面怎么来的,你不说,我能猜得到八成,那日听了先生一番话,我全都明白了。过去的事不必提,且论将来,慎王要拿你当幌子、拿半壁江山当诱饵,喂饱了朔漠的鄂隆部,他趁机休养生息。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王师北定中原之日,哪里还能找到你……”孟纯彦一时哽咽,缓了片刻才继续道:“我知道你的性子,虽然不是力挽狂澜的合适人选,却也必定不肯做宋徽宗,到时候……” 他终究是没能说完,便落了泪。殷广祺用指腹替他拭去颊边湿痕,自己却也眼眶通红,听得对方继续道:“你劝我去江南,一是知道那边相对安定,二来,你是不是也想着,若我有朝一日回心转意,至少能给慎王当个幕僚?” 殷广祺默然颔首,脑海内空白了一刹,待到他回过神来,发现仲徽正轻轻抱着自己,柔软的唇瓣贴在颊侧,吻去咸涩的水滴。 “景祚,我会以我的方式,陪你到最后。” ———————— 杨柳风飘飘荡荡,将春寒一扫而空,带来撩人心弦的暖意。京城郊外,庄户人家还守着老规矩,钻榆柳取火,图个吉利兆头,袅袅炊烟四散,替春色更添一抹柔和。薄雾笼罩下,草色朦胧的渡口旁,年轻书生提着一大包青团,正悠闲地向城门口而去。寒食将至,殿试也近在眼前,中了省榜的人都忙着闭门攻书,争取在金銮殿上博得青眼,这书生却好似根本不着急,竟还有心思跑到城外,买了些据说风味独特的青团——就因为他好奇。 时辰尚早,渡口旁往来的人并不多。书生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路旁的花花草草,忽然闻得一阵乐声,展眼望去,却见柳堤旁坐着个人。那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竟横了一片柳叶在嘴边,很专注地吹着一首略略跑调的小曲。书生一时好奇,便凑过去瞧着他,直至那人将柳叶扔了,才问道:“这大清早的,阁下为何坐在水边吹树叶?” 那人转过身来,冲对方温文一笑。书生这才发现他很是年轻,看上去才及弱冠,五官生得秀雅多情,眉宇间却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惆怅。正自胡思,却见那人伸手向远处一指,道:“故人乘舟远行,来送送他。” 书生向水中望去,只见雾蒙蒙的一片,哪还有什么船?他想了想,觉得这人八成是个傻子,大清早坐在河边喝风,怪可怜的,便取出两个刚买的青团,小声问:“没吃早饭吧?要不垫一垫?据说是野菜腊肉馅的,味道十分特别。” 那人毫不客气地接过,笑道:“多谢。敢问兄台贵姓?来日也好相报。” “免贵姓鲁,名直。报答就不必了,好东西原该分享么。” “原来阁下就是鲁直?!”那人双眸一亮,面上笑意更浓。“果然年轻。” 鲁直闻言微怔。“阁下怎会认得某?” “有幸拜读过鲁兄的省试文章,抨击时政酣畅淋漓,弟慕名已久。不瞒兄台,当时在下那位故人也在场,读罢后便感慨:这是把笔当火铳使。” “哈哈,喻得精当。”鲁直忍俊不禁。“兄台的故人想必是位妙人。” 对方粲然一笑,眸中流露出难掩的怀念之色。“他的好处啊,可多着呢……” 三月望日,天子亲试新科进士,唱名于东华门外。一甲三人俱是年轻的寒门子弟,其中探花郎名唤鲁直,年仅十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