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氏发展壮大的真根基所在! (第4/6页)
乾的重大职责。 若是真给这惫懒丫头当上圣地之主,咱大乾弄不好别亡国了。 别看她人不在大乾,可是对大乾还是很有感情的。在这一瞬间,她真想抽回王璃慈手里的龙肉,免得资了敌。 …… 平安镇。 这是个奇迹之地。 短短七十年间,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经历了这一切的平民老人们,都赶上了好时代,赚出了丰厚的身家,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一辈子虽辛苦,却也值了。 靠着努力,他们拼搏出了,搁在以前几代人都积攒不出来的财富。 退休后的老人,含饴弄孙之时,自然免不了夸耀自己这些年的成就,什么“平安镇的堤坝是我修的”,“我参与了守哲关的建设”等等。 但是这些老人们更在意的,还是家里孩子们是否有出息。 如今王氏各大产业愈发强大,在相关领域内的名头也越来越大,能在其中担任骨干要职,已经和数十年前可凭着满腔热血去闯不同了。 随着王氏族学的不断扩招,以及各村各地村学星罗密布地成立,基础教育已经基本在王氏所辖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化。 王氏主宅内的家仆,以及各大族产中的招人标准,已经明明白白地写清楚了,从大乾隆昌历三千两百十五年起,八年制王氏义务教育毕业已经成了硬性标准。 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而一些重点培养的精英管事,或是高级技术人才,更是需要考取王氏族学,并接受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和考核。 若是成绩非常优秀者,便有机会进入王氏的大力栽培名单中,甚至不惜耗费珍贵的启灵丹,亦或是淬血丹等,将其培养成玄武修士,未来便是成为灵台境修士也有可能性。 如此,便可鱼跃龙门,由平民一举冲入云霄,成为高高在上的玄武修士。若有机缘成就灵台境,那就更了不得了。 要知道,外地那些寻常的九品世家,家中老祖才是灵台境。 不知不觉间,对教育的重视,就已经深入到了所有王氏下辖平民们的骨子里。在家里面,读书好的孩子们会备受宠溺,而读书不好的孩子,自然少不了家长们的责备和打骂。 毕竟,学习不好,这辈子就只能是混底层的命。 而哪家孩子若是能考入王氏族学的总部——【珠薇学院】,那就是足以光宗耀祖的事情。 若是能进入各大精英班,便是鱼跃龙门之事,甚至能从小就和王氏直脉,嫡脉的公子小姐们一起读书。 老孙头。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当年他父母年轻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大水患,一路逃难到长宁卫,幸好被王氏收留,才免了颠沛流离的命运。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他父母参与过河道疏浚,河堤加固,梯田开发等等工作,还住过一段时间难民棚,但他们却并不觉得艰难,反而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因为王氏跟其他世家大族不一样,他们是真的在把老百姓当人看。 在王氏的地盘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克扣工钱,欺凌老百姓的事情。就算有管事的敢乱来,也会在第一时间被揪出来,按照族规处罚。所以,在王氏的地盘上,老百姓都格外有安全感。 而哪怕是再弱小的流民,只要肯干活,也能凭本事吃饱饭,未来自然也就有了奔头。 父母因工作而相遇,成亲。他们在辛苦攒钱同时,又向【王氏钱庄】贷款买了一套【王氏一建】开发的洋灰房,不多久便诞下了老孙头,从此一家人就在平安镇扎了根,落了户。 如今,老孙头父母早已经故去,老孙头也老了。 不过,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不是在寸土寸金的平安镇攒下了几套房,也不是在新安镇攒下了一个新开发的百亩小院儿,而是他生下的众多子子孙孙中,出了一个考上“王氏珠薇学院”“炼器精英班”的小孙儿。 仅凭这一点,老孙头如今出门散个步都是昂首挺胸,迈着八字步儿。 一众老伙计们见了他,也都是羡慕不已,热情非凡,都是顺着他捧着他。 谁让老孙头家祖坟冒青烟,出了个能考上精英班的孙子——孙小乐呢? 进了精英般,就等于进入了更高的圈子。如今的孙小乐连同桌都是尊贵的王氏直脉公子,还成为了好朋友。 听说孙小乐不久前已经毕业,申请去了【王氏炼器总司】工作。以他的学历和成绩,通过申请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更别提,在毕业之前,他就已在总司实习过数月,对炼器总司的情况早已熟悉。 果不其然。 没过几天,便有专门的报喜小厮敲锣打鼓地送来了【王氏炼器总司】的聘书。 这种聘书的含金量极高,它代表着孙小乐成为了王氏炼器总司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基层锻炼几年后,他就能逐步跨入中层,未来极有可能会成为主事级的管理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