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肆百柒拾回 神医神行入睦州 (第1/3页)
所谓东管者,东关之谐也。 宣和三年,睦州改为严州,时人积习难改,称呼时不免新旧交杂,此关位于严州之东,乌龙山西侧,又称严东关,兰江、新安江于此合流,交汇为富春江。 大约是三江混同之水有甚不凡处,此地所产五加皮酒,颇负盛名,补肾甚好。 此关本是睦州向东门户,左临乌龙山余脉,右临新安江,是个易守难攻之处,后来几家巨商为便通行,集资重开新道,乌龙岭恰好扼在新道途中,占据形胜,自然成了新的门户。 地方官为修造岭上关隘,图省力,把东管扒了半截去,昔日雄关就此残破——况且既有乌龙岭顶在前面,此地守军自不免懈怠起来。 守将伍应星,这日五加皮酒喠得半醉,忽闻官兵杀到,惊得打翻了酒杯,湿淋淋跳起身道:“不是说七佛子委了梁山一伙人守关么?如何毫无声息便叫官兵过来了?娘希匹,草寇便是草寇,若非伍某在此,岂不误了圣公大事?” 他趁着酒兴,也不知害怕,点起兵马出城迎敌,正逢杨惟忠引军杀出,两个阵前交锋,不出三合,应星大败,伏鞍而逃。 杨惟忠顺势掩杀,一举夺了东管,伍应星吃他追的紧,不敢走大道,领着残兵翻山越岭逃命。 童贯大军次第入关,见果然绕过了乌龙岭,童贯心中大乐,又将辛兴宗叫道面前,好生夸奖了一番。 次日一早,童贯令王渊领了泾原兵余部,镇守东管,叫他修补关隘,和杨可世部一里一外,扼制住了乌龙岭,替大军守住后路。 其余军马悉数起拔,都随童贯去打清溪,誓要一举荡平睦州。 前军方行了二三十里,迎面撞见一彪南军,却是睦州派往乌龙岭的援军。 领头三员大将,一个是方腊麾下右丞相祖士远的心腹爱将夏侯成,此人乃是婺州山中猎户出身,惯使钢叉,又有一双飞毛腿,翻山越岭,如走平地,人称“九峰猎王”便是。 看官听说:他绰号里这个九峰,倒非纯指数量,而是指婺州有一座九峰山。 数载之前,九峰山上出了一只千斤熊王,性情残暴,专要吃人吞畜,比大虫还要凶猛几分,直闹得商旅绝迹、民不聊生,那婺州知府只得拘集了本地猎户,委了杖限文书,限期必除熊害。 猎户们成群结队上山,布置窝弓陷阱,不料那熊王狡猾狠辣,任你什么香饵,理也不理,反把上山的猎户吃了十余个。 噩耗传开,民间风传此熊已修成大妖,唬得猎户们胆战心惊,宁肯挨官府限棒,也不肯上山送死。 这个当口,却是夏侯成艺高胆大,走去衙门和官府谈得条件:却是让官府聘选名匠,以上等雪花镔铁,替他铸了一条好叉。 随后孤身一个,提了钢叉入山,追杀三日,硬生生取了熊王性命,故此得了“猎王”美誉。 他麾下两个副将,也都是祖士远的亲军指挥使,一个正指挥白钦,枪法了得,又会飞枪本事,人称他做“刺虎枪”,一个副指挥景德,掌中一条大斧,绰号“开山太岁”,俱为南军之中有名的猛士。 祖士远乃是汪公老佛的亲传弟子,堂堂明教五散人之一,能通读五经,亦会武艺,因此甚得方腊重用,执掌睦州军政大权,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教中地位虽在方七佛之下,俗世权柄却不逊他丝毫。 方七佛败到睦州后,将诸事托付给祖士远,自去帮源洞向方腊请罪,祖士远不敢怠慢,派了夏侯成三将,引一万兵马,去乌龙岭替回梁山众人,不料恰与童贯大军撞个正着。 童贯此番去打清溪县,依旧以王禀、赵谭为先锋,领了一万前军,此刻狭路相逢,都是猝不及防,两边主将不约而同,都想着先下手为强,几乎同时下令进攻,顿时杀作一团。 童贯在中军得了信使传报,立刻下令,调遣河东兵上前助战。 河东兵的主将冀景,前番被梁山好汉劫营,按着脑袋痛打一顿,正憋了一肚子闷气,接了命令毫不耽搁,带兵一举杀入战团,得他这支生力军,南军更难抵挡,杀得节节退后。 冀景要逞英雄,一马当先杀入南军阵列,正撞上“开山太岁”景德,两个斧头对斧头,大战二十合,冀景大吼一声,一斧子将景德剁于马下—— 可怜堂堂开山太岁,山倒不曾开得,瓢儿却是让人开了。 另一边“刺虎枪”白钦和王禀战了十合,挡不住对方武艺,把手中枪标了出去,趁着王禀躲避,带马望回就走。 夏侯成正同赵谭恶战,见两个副将一死一逃,也自慌了手脚,丢个虚招,撇开赵谭就跑,至此全军皆溃,官兵大举掩杀,追杀十里方罢。 可怜南军一万人马,得以生还睦州者,尚不足四千之数。 此时睦州城中,右丞相祖士远还不知兵败之事,正同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几个,接待两位刚到的远客—— 这两个都是风尘仆仆,神情颇见憔悴,非是旁人,正是“神行太保”戴宗、“神医”安道全。 却见戴宗露出了吃惊神情:“这般说来,我哥哥还不曾到得睦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