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_第一百九十三章 华山派(4.7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华山派(4.7k) (第2/3页)


    「大师兄误会了,咱们一家人何必搞这排场。」

    孙建白笑道:「是二师兄刚接到华山派掌门岳宗梧求救信,言其闭关期间修炼《太白经》走火入魔,右手三焦经脉受创,已然提不起剑,特地前来医治,应该已经在山下。华山派掌门亲临,总要有所表示。」

    「嗯。」

    万密斋点了点头。

    他对这些不感兴趣,不过也知道,华山派传承悠久,创派祖师郝大通乃「北七真」之一,玄门正宗,也算名门大派。

    虽不如九门,亦相距不远。

    对他们的掌门,自然不能轻慢,何况同在陕西,总要给点儿面子。

    「有事到后山找我。」

    万密斋留下一句,便带着曹谨行、黄方苓继续往药王洞走,周棋洛要送回【寒玉冰床】,也驾车跟着一起走。

    孙建白目送他们离开。

    他身旁一个真传弟子奇道:「师傅,那个穿飞鱼服的,就是曹……」

    「是。」

    孙建白点头,叹道:「英雄出少年啊,以我的功力居然探不出虚实……」

    那弟子一惊,师傅卡在通幽巅峰多年,根基扎实无比,连他都试不出深浅,那这曹谨行……

    那弟子不敢置信道:「琅琊榜上说,他好像才二十?」

    「是啊。」

    孙建白道:「曹谨行风评不错,棋剑乐府的裴家、张家能全身而退,多亏他网开一面。如今,看师兄的意思,已经认可了他,你们都注点意,以和为贵。我相信他有分寸,即便有摩擦,也尽量别交恶,交你大师伯做主,免得引起误会。」

    「是,弟子明白。」

    那弟子躬身应是,心里奇怪的想:师傅是怎么从大师伯那张冷脸看出他认可曹谨行的?

    奇怪……

    说话间,有马蹄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青石大道尽头,华山派掌门岳宗梧显出身形。

    ……

    曹谨行抱着黄方苓到了后山药王洞,刚到洞口,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种秘地,曹谨行不便进入,刚要放下她。

    「进来吧。」

    万密斋随口说了一句,背着手走了进去。

    曹谨行有点意外,低头看黄方苓,黄方苓跟他对视一眼,羞红了脸,偏过头:「看我干嘛……」

    这摆明了是拿他当自己人了,曹谨行心思剔透,笑了笑,暗想这老头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跟着走了进去。

    洞口宽大,周棋洛驾车也能进。

    洞内石壁上镶嵌着各色发光石,光线很亮,满洞的奇花异草,越往深处走,花草越珍贵稀缺,年份越高。

    偶尔还会有小巧异兽穿行其中。

    闻到这么浓郁的药香,十四也忍不住从腰囊探出头来。

    说来奇怪,万密斋各种看不上曹谨行,但对十四很喜欢,看它露头,随手折了一棵六百年的【碧玉花】递给它。

    他对雪琉璃的喜好了如指掌,这种花恰恰是十四最爱吃的几种灵材之一。

    此前,十四已经跟曹谨行请示过,这老头的东西能不能吃,这时候就不客气了,两爪接过,开心地吃了起来。

    万密斋罕见的露出了点笑模样。

    秘境「药王洞」的功效,与棋剑乐府「药园」类似,也是天地所钟,能加快天材地宝快速生长的宝地。

    不同之处在于,地方更大,更深,以及洞内最深处,还有两眼非常珍贵的【洗药池】。

    因其形似日月,也叫【日月池】。

    洗药池之水,可完美发挥所洗之药的药效,以此水煎药炼丹,更增神效。

    洞内开辟了多个丹室。

    黄方苓学艺时用的那个,万密斋一直给她留着——天下父母向小儿,这话真是一点不错。

    作为万密斋关门弟子,也是医道天份最高、得传承最多的弟子,黄方苓当真是享尽了一切便利。

    万密斋把能给她的都给她了。

    这真是当亲闺女!

    曹谨行眼看这老头亲力亲为,帮黄方苓布置冰床,力求尽善尽美,也彻底放下了心,有他在,黄方苓不可能受任何委屈。

    等床布置好,曹谨行把黄方苓放到床上,也到了该走的时候。

    他在这,黄方苓不能安心修炼,势必拖长治愈时间,弊大于利。

    这点两人都明白。

    黄方苓很不舍,才刚情定不久,又有了肌肤之亲,情到浓时却不得不分离,还一分几个月,这是最难熬的。

    但有了曹谨行的承诺,也就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好好修炼,等你出关。」

    「嗯!」

    黄方苓认真点头。

    曹谨行最后吻了吻她的额头,转身离开。黄方苓目送他远去,直到丹房大门紧闭。

    万密斋长舒一口气。

    他真怕这对小情侣接着腻歪,越腻歪越耽误事!

    他是过来人,知道食髓知味——这俩小的那天晚上干了什么,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曹谨行肯定也不想分,还好,他的定力还不错。

    看在这点,万密斋的态度和缓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