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挨饿的滋味深入骨髓 (第2/2页)
钱不钱的,你不用管。” 狗子飞奔而出。 张唐卿和兰子刚收拾好,就听到狗子在门外大喊:“钉子,兰子,你俩快点。” “来了来了。” 门口的驴车车辕上坐着一个干瘦的汉子,是狗子的亲二叔张桂银。 “二叔,又要麻烦你了。” “啥麻烦不麻烦的,大冬天的闲着也是闲着,走吧。” 张唐卿把家里的麻布被子铺到车上,抱着兰子上车后,用麻布被子把兰子紧紧的裹了起来。 “哥哥,好暖和啊。” “等卖了砚台,就买两床白叠被子,那才叫暖和呢。” 张桂银扭过头笑着说道:“白叠布的确实暖和,但太贵了,听说是极西之地的产物,一床白叠布被子要三四贯钱呢。” “二叔,你用过白叠布?” 张桂银赶紧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是没有,不过听别人说过,白叠布中间夹了一种像木棉,又不是木棉的东西,可暖和了,还轻快,比裘轻快多了。” “咱县城有卖的吗?” “有。” 四个人边走边聊,花了一个时辰才到了益都县城城门口。 张唐卿非常熟悉青州古城,但益都县城却还是第一次见。 确切的说,益都县城并不是后世青州古城的位置。 益都县县城横跨阳水两岸,北岸被称为东阳城,主要是青州府和益都县衙门驻地,南阳城被称为郭,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场所,当然,要论商业氛围,还是南阳城要热闹一些。 张唐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高大的门楼至少四五层楼高,门楼上面站着几个手拿红缨枪的士兵。wap. 门口有四个兵丁把守,循环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门口一个木架子上贴着几张海报,张唐卿看了看,全部都是海捕文书,其中一个竟然就在张家村不远的地方,因为盗采官府的红丝石,并且数量巨大,被益都县衙发出了海捕文书。 靠在张唐卿身上的兰子,盯着门口卖包子的摊子流口水。 不过,现在的包子不叫包子,而叫馒头,馒头不叫馒头,叫炊饼。 “二叔,咱们就在门口用了早食吧。” “你们吃吧,我吃过早食了。” 车子停到馒头摊子前,张唐卿大声喊道:“店家,两笼包子,三碗面条。” “客官,我们家只有馒头,没有包子,面条是啥?” 张唐卿尴尬的笑了笑,前世的记忆太深刻,叫错了名称。 “两笼馒头,三碗汤饼。” “客官稍等,马上就好。” 只见摊主取了两笼馒头放到桌子上,随即把面条扔进锅里。 “客官先吃着馒头,汤饼稍后即可。” 张唐卿见张桂银还坐在车上,大声喊道:“二叔,吃点,赶了一早上车了,肯定饿了。” 张桂银也被锅里的羊肉汤吸引了,没再客气,主动坐了下来。 张唐卿夹了一个馒头,吹了吹,感觉不热了,才递给了兰子。 兰子拿过来就往嘴里塞,小嘴都被塞满了,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嚼。骑驴的大宋文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