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试结束 (第2/4页)
,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只不过,第三日主要的考试内容,和前两日倒是大不相同。 第一日的考试着重考察诗经义,用现代话来说,着重于对于诗句诗词还有典故的一些理解,其实这部分,在陆垚看来,就和高考的时候考察文言文翻译还有古诗词描写意境一样,更多的,是考查考生们的背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第二日的考试,为试论,说白了就是命题作文,就拿这次的考试来说,虽说苏轼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最后流传到后世成为佳话。但是其实昨天给到所有考生的题目,都是这几个字,只不过是苏轼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在后世得以流传罢了。这一考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项上,苏轼这种大才子就有了比寻常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今天,第三日考试,主要的考试内容,为试策。试策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则称“对策”。对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的对策。由于策与论都是议论文体,宋人又将两者并称为“策论”。 而今日的试策题目,是由主考官欧阳修亲自出题。 “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广矣,常患无马,岂古之善养马而今不善乎?宜有说以对也。” 此题涉及对宋朝缺乏良马问题之关切,而要问答这道策问,不但需对马政有切实见解,也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几何知识。 这种题目,自然是难不住陆垚了,他当即写了一篇论述,从不同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日的考试,也就这么在波澜不惊的情况下结束了。而当最后一场考试真正结束的时候,其实对所有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个解脱的时候。 陆垚虽然了解过许多的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的资料,但是,这次他可以说是身临其境,亲自参加了一次宋代的科举。不得不说,单就这次科举考试的经历来说,陆垚觉得这科举制度,至少在这个时候,还是利大于弊的。 宋朝是国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第一个王朝(唐朝虽有科举,但每年不过录取一二十人,宋代的进士选取数目扩大了十倍以上),科举制度为宋王朝源源不断地输送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省试,出现非常多的牛人:苏轼、苏辙、曾巩、张载、吕大钧、程颢、王韶、吕惠卿……后来的宰相章惇也参加了这一次考试,但因耻于名列其侄子章衡之下,放弃了功名,嘉祐四年又参加考试,名列进士甲科。这份名单,庶几囊括了当时最优秀的政治人才、文学人才与哲学人才。其实,宋仁宗朝四十年间,无数才俊都被科举制发现,进入国家的储才库,几乎做到了“野无遗贤”。 陆垚思考了一下这次科举考试的题目,便会相信它确实可以遴选出合格的国家治理人才。虽说到了明清时期,所谓的八股取士可能在现代人的眼中开始变得有些迂腐不堪,但是至少就事论事,在陆垚所处的这个朝代,这科举考试确实是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的。而今天有些朋友将科举考试想象得那么不堪,显然是对科举制度的历史缺乏了解,又先入为主地存有偏见所致。 然而,陆垚也因为亲身经历了这次的科举,才更加确定,这个时间段,范仲淹还没有到登上舞台的时候,毕竟范仲淹的改革当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改革,那就是,更改科举考试的制度。 科举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发出了复兴儒学的倡导,在宋仁宗继位之后改变了之前统治者为及第进士赠诗的传统,而是改为赐予儒家经典。 这一举动正是宋仁宗时期科举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儒学的再次复兴,在科举考试中诗赋的地位必然要下降,那么其他方面的测试就会上升,策问就是如此上升到了最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位。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记载“己未,诏礼部贡院比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或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