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肆拾肆章,羌管悠悠霜满地(金) (第3/3页)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完全不管?”景和帝问道。 李信芳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该安排的已经安排了,接下来便交给老太君和两位殿下吧,他们已经不是少年,老臣相信两位、殿下能够做出应对。” “你心真大。” 李信芳笑道:“陛下老臣这心若是不大,也无法走到今日。” 景和帝起身说道:“那那些西域使节当如何?” “依旧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就这样将他们晾在一边?这有损我朝威严吧?” “陛下此番西域使节楼兰国未出一人,反倒是战场之上可见楼兰之兵,西域诸国向来一家亲,如今却是分道扬镳,其中定然有着什么秘密,陛下不妨多等上几日,等什么时候博介子想通了那什么时候在见也不迟。” “嗯。”景和帝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来人。” “老奴在。”浊明说道。 “传朕口谕,着鸿胪寺卿招待西域使节,允其游走长安,若有所喜可购置带走,再告知户部,鸿胪寺卿近期所有支出由户部承担。” “诺。” 浊明走后景和帝问道:“国师在干什么?” 李信芳说道:“青城山掌教羽化,国师让道门弟子开水陆法师大会为其送行。” 景和帝转身说道:“朕听闻王翁去了益州可是为了此事?” 李信芳笑着说道:“陛下老臣身在朝堂不知江湖之事,倒是听老臣那护卫言道,有可能就是因王翁而起。” 景和帝摇了摇头道:“这算是要朕出面?” “陛下的意思是?” “王翁是逍遥王府的管家,逍遥王是朕的儿子,青城山又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还是道教明庭,那青城掌教,葛天师,曾为先帝祈福,朕也不管那江湖之时,便赐青城山一块匾额吧。” “不知陛下要赐何字?” “道炁长存,朕亲笔。”景和帝说道。 “老臣研墨。” “有劳相国。” “老臣惶恐。” 李信芳走上前,拿起墨条,解开砚台,倒下三两滴清水,撩袖研墨。 片刻之后景和帝拿起斗笔于金黄色的宣纸之上,写下“道炁长存”四字,笔走龙蛇。“道”字出飞白,似枯木迎春,多添了几分韵味;“炁”字重笔似对应青城山,稳重不塌;“长”字不宽不窄,不长不短,十分中正,示意长而不远,就在眼前;“存”字以古法入道,出飞白,到似枯笔,似远似近,使人难以捉摸。 随后一名小宦官取来玉玺,高二寸以墨玉所制,刻交龙纽,厚二寸一分,方六寸,底刻“广运之宝”四字寓意:以谨封识。 李信芳见之摇头说道:“不可,换一尊,当用‘钦文之玺’以重文教。” 小宦官听后便去换了一尊。 钦文之玺,高一寸六分,方三寸六分,厚一寸五分,刻交龙纽,寓意:以重文教。 景和帝落款之后盖上玉玺仔细看了几眼。 “道炁长存,壬寅,甲辰,癸丑,景和帝书。” 然后说道:“便有劳相国了,交大府寺即刻雕刻,然后派龙卫送往益州,交于青城山下一任掌教。再传旨青城山下一任掌教继位,旨到之时,可证道天师之位。” “是。”李信芳收起宣纸问道:“陛下可需要派一名天师随行?” 景和帝想了想说道:“此事找国师吧,若是他觉得可以那便直接派人便可。” “诺,老臣告退。”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代朕送相国。” “诺。” 那名小宦官俯身行礼后,迎着李信芳走出了上书房。 景和帝转身坐回龙椅上,看着奏折提起朱笔写道:“朕以阅。”将其收在一旁后抬头说道:“来人。” “奴婢在。”一名小太监站出行礼说道。 “传中书令入宫。” “诺。” -------------------------------------------------------------------------------- (本章未完,待续)灵昀子的朝云啸乾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