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0章 皇权可下乡 (第1/4页)
“谣言都是应天府的士绅商贾散出去的?” 华盖殿外,朱元璋抬头东望,天空一轮骄阳似火,皇帝缓缓舒展双臂,轻声开口。 跟随在皇帝身边的内官总管孙狗儿躬身弯腰,轻轻点头:“回陛下,锦衣卫那边已经核实,确实如此。”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发出轻笑声。 他回首看了眼身后紧闭着的正在进行廷议的华盖殿,眼中是写不完的满意。 “这个臭小子。” “要迁移百姓充实交趾是假,借机报复这些散步谣言的人才是真的。” “当真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不留隔夜仇的小子!” 孙狗儿鞠偻着腰,瞧着皇帝这一副满意多过责骂的举动,脸上也带着笑容,轻声道:“想来,殿下也是有旁的意图。这两年大明的日子眼看着愈发的红火起来,殿下也历练的愈发成熟,一举一动早就不是当年了。” 朱元璋转头挑眉看了一眼孙狗儿,哼哼了两声。 孙狗儿默默低头。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尤其是他这样伺候在掌握天下九州的大明皇帝面前,最是清楚。 朱元璋则是笑了笑:“看来那小子当真是愈发出类拔萃,连你这个老狗都为他说话了。” 孙狗儿这时候才抬起头:“奴婢只是抢了陛下的话,奴婢该死。” “哈哈哈!你个老狗啊!”朱元璋哈哈大笑的伸手指点着躬身在自己面前的孙狗儿。 随后脸色却是渐渐阴沉下来。 一挥衣袍,转身看向华盖殿前的奉天殿。 应天皇城内,数奉天殿营造最为巍峨,宏伟似九天天宫。 立于华盖殿前,有泰山之势。 这是属于大明的骄傲。 然而,朱元璋的脸色却并不好看,心中更是微微激愤。 乡野之权啊! 数三皇五帝以来,历经秦汉唐宋,没有一家能够将皇权下沉到乡野。 那小子今日提出要迁移应天百姓去交趾道,自然不可能如此简单。 百姓的迁出,自然会造成地方乡野的权力真空,而长期的权力真空是不可能存在的。 朝廷不去填充,自然会有新的力量去自发的弥补上这个缺口。 所以。 那臭小子是要推行皇权和乡野的关系! 朱元璋的眼中闪动着亮光。 而这也是他为何会要求进行廷议的原因。 数千年来,从远古先民的部落为治,到商周的诸侯共治,再到秦汉的郡县之制,随后的门阀世家共天下,到前宋的士大夫与天下共天下。 这天下,向来都不是由皇帝一人独有。 而天下之下的乡野,也从来不是皇帝所能触及到的地方。 自己还没到埋进黄土下的时候,大明一如此刻天上的骄阳。 朕在,则大明百试不亡! 华盖殿前,皇帝的目光威严煌煌,可与天上骄阳比肩。 “朕很期待,臭小子会给出怎样的法子。” 一声期待,在华盖殿前悠悠响起。 …… “大明坐应天二十七载,开国之初应天人口几何,直隶人丁几何。” “今,应天人丁又有几何?直隶人丁又有几何?” “前唐开国,天下人口不过千万,费太宗、高宗,天下人口倍之。” “如今大明二十七载,天下人口已多出一代,京畿之地拥挤不堪,虽聚天下富户,天下之财,却如泥潭不知流通,天下之财沉积于此,碾压侵占剥削常见,何以解?” 华盖殿内,朱允熥面对着大明在京从三品以上的所有官员,平声静气的询问着。 他们并不同意迁移直隶百姓前往交趾道。 这很容易明白,直隶乃是天下赋税之首,亦有京畿首善之称。 一个直隶,又牵扯了多少的利害关系。 淮扬两地的盐课、苏杭两地的丝绸、江淮之间的兵员、粮草。 更莫要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