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74 最自豪的事 (第3/3页)
是第一次来吧,我带你转转。” “说的就像你来了两次似的。” “这个不要紧,小高,赶紧给夏老介绍介绍咱们的农场。” “老杨,咱们一起。” 陶老对着高玉峰喊着,又把杨太爷叫上,他看得出来,这杨太爷在这地位颇高,跟他拉近关系了,就等于把住了脉。 三人一起往村里走去,后面杨佑宁等人跟着,杨大壮将杨小涛拉到一旁。 “小涛,这么多领导来了,怎么招待?” “咱们这村里的规格,不上档次啊。” 杨大壮有些羞愧,村子里能拿的出的,估计就是棒子面跟过年剩下的猪皮了。 当初剥下猪皮,就是准备把猪毛留住,用来做刷子。 现在,村里也就是猪皮们拿出手招待了。 “大壮叔,这个我解决。” 杨小涛淡定说着,不说空间里有许多吃的,就是家里面拿回来的东西,用来招待也足够了。 况且,要是吃的太好,反而不美。 这些老革命家,看重的是艰苦朴素,是勤俭节约。 “等会你让婶子叫上几人去我家,跟秋叶说声,东西用着。” “面食就做面条,二合面的就行。这个方便。” “几个领导去我家。其他人安排在大队部。” 杨小涛说着,杨大壮点头,赶紧回去准备。 前面,三人在高玉峰的引导下走向村子,陶老跟杨太爷说着话,询问农场工作情况。 一旁的夏老则是看着四周,打量着村子的人。 和其他村子不同,在这村里的孩子都很安静,不像其他村子那般躁动。 对,就是躁动。 那种没事干,只想着玩的躁动。 除此之外,夏老还看到许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坐在磨盘上,脑袋凑到一起。 坐在仔细一看,竟然是在看书? 这个画面,在这么多年里,他是第一次看到。 “你们办了小学?” 夏老问着,正在说话的杨太爷听了立马点头。 “对,就在村子外盖了两间屋子。” 说起学校的事,杨太爷就十分兴奋。 他这一辈子,上过战场,斗过地主,打过军阀,拼搏了大半辈子,失去了不少,荣誉收获的也不少,但这些都是保家卫国,是民族本分。 一个炎黄子民的本分。 而能让他拍着胸口感到自豪的,无愧于心的,就是这所学校。 当下,杨太爷开始介绍学校的情况。 从最初的筹备,艰难的维持,当时只有一个老师,一个兼职老师。 没有正式的教室,没有充足的教材,可就是这样,他们咬牙坚持下来。 现在,学校教室多了,学生多了,老师也多了。 杨太爷看着一旁看书的孩子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旁的陶老跟夏老等人静静听着,看着。 忙碌的人们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沉静的孩子看着书,不时传来孩子们独有的笑声。 一切,都是这么和谐。 这里,跟其他村子不一样。 这里,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是将树苗种下,然后静静的等待着,发芽生长,最后成为参天大树。 一个老革命都能找到生命的价值,找到引以自豪的事。 他们呢? 让他们引以为荣,让他们问心无愧的事情,在哪里? 一瞬间,两人在心中问着自己,寻找着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