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迁都角力 (第2/2页)
有点束手无策,但无论如何他一定要迁都洛阳。 迁都之事你不用担心,联会说服朝臣,你只管安心建造新都。 陛下,臣考虑可以先挖掘长堑,这样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 杨广想了想,这方案也可行,但他也知道,挖掘千里长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至少要动用几十万民夫,必须委托重臣。 想到这,他立刻下旨道:传膜旨意,立刻召纳言杨达来见联 杨达是皇室宗族,不会反对东迁,他又是前工部尚书,几年前曾负责黄河沿岸救灾,有很强的民夫组织能力,由他负责挖掘长堑最为合适。 夜晚,一辆马车驶进了宣阳坊,缓缓停在独孤府的大宅前,贺若弼从马车里出来,他脸sèy沉到了极点,如果说贺若弼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偏执。 尽管杨元庆在校场上饶了贺若弼一命,但并不代表贺若弼就会和杨元庆一笑抿恩仇,他们之间的仇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贺若弼在校场上遭受的奇耻大辱更加深了,杨元庆在几万人面前撕烂了他的颜面,贺若弼已经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很快他的丢脸就会传遍天下。 贺若弼快步走上台阶,独孤罗之子独孤翰已经在台阶前等候了,贺若世叔,父亲在内堂等你。 贺若弼瞥了一眼停在台阶不远处的几辆马车,问道:你父亲还有客人吗 独孤翰点点头,有几名重臣正好在和父亲商议事情,已经快结柬了,贺若世叔可稍等片刻。 贺若弼点点头,虽然时机不凑巧,但贺若弼心急如焚,他不想改ri再来,便跟着独孤翰走进了独孤府。 内堂中灯火通明,十几名重臣济济一堂,有独孤罗和独孤整兄弟二人,左骁卫大将军张瑾太府寺卿元寿前前右卫大将军元胄礼部尚书宇文弼等等,都是关陇贵族中的重要人物。 他们都是独孤罗命人请来,独孤罗已经得知宇文恺进宫之事,也知道圣上已经任命杨达和宇文恺为东都营作副监,准备挖掘洛阳长堑,看来圣上并没有打消迁都的念头,他们必须要尽快阻止。 独孤罗已经七十岁,须发皆白,他是独孤信长子,也是整个关陇贵族的领袖,在朝野上下有着崇高的威望,这次反对迁都,也是由他负责领头。 各位,该说的我都已经说过了,圣上迁都洛阳,名义上是为控制南方和山东之地,但实际上他是对付我们,一旦他迁都成功,朝廷中枢就将离开关中,我们关陇集团将会逐渐边缘化,届时,我相信各大北方士族将取代我们,诸君,形势非常严峻啊 如果仁寿宫之事能成功,我们何有今ri之忧 说话的是前右卫大将军元胄,他已经在蜀王杨秀一案被除名,至今未得启用,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独孤罗眼中顿时闪过一道jg惕,他一摆乎止住了元胄的怨气,现在不要再说这些没用的话,提一些有用的意见。 独孤罗的口气有点不悦,很明显,元胄说了不该说的话,仁寿宫之事已是他们所有人的禁忌,不准任何人再提此事,但元胄却在此时不知趣地又提起它。 元胄也知自已失言,不敢再说话了,独孤罗瞪了他一眼,这才转头问左骁卫大将军张瑾。 张贤弟,你的看法呢 张瑾一直沉默不语,他其实也在思考,既然来这里开会,每个人都不会只做听客,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张瑾当然也有自已的想法。 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士族的态度,其实也并不是每个士族都支持迁都,至少关陇士族就会坚决反对,还有京城籍贯的高官,甚至包括京城的大户,迁都也一样损害他们的利益,我估计了一下,朝廷五品以上的大臣,至少有六成会坚决反对,三chéngrén是持中立态度,最多只有一成大臣完全赞成,所以这里面的关键就是那三成持中立态度的大臣。 张贤弟的意思是把三成持中立态度的大臣争取过来坐在他对面的宇文弼问道。 张瑾缓缓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有九chéngrén反对,就算圣上态度再强硬,他也会不得不妥协,毕竟他是丙登基,至少三年之内,迁都之事不会再提。 张瑾又看了一眼独孤罗,独孤以为呢 独孤罗捋须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我看这是最可行的方案,我们分头行动,尽量去劝说那些持中立态度的大臣。。高月的天下枭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