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 入葬,英烈祠 (第2/2页)
军已经做到了。 这次的落草甸大胜,打的鞑子骑兵不敢出城。 壮哉我威武军,壮哉我大明。 ...... 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今日,是威武军阵亡将士的安葬之日。 一大早,威武城外就满是密密麻麻的送葬队伍。 送行的军民尽都披麻戴孝,神色很是沉重。 飘散的纸钱随风吹散,白幡也在空中飞舞。 苍凉的唢呐声响彻天际,更是凭添了一份哀绪。 刘博源亲自抬棺,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 这次安葬将士们的地方,仍旧是外长城的边上。 刘博源要让阵亡的将士们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大明将会彻底的征服河套平原。 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到达安葬地点后,刘博源命人压来俘获的几十名鞑子。 随后,在鞑子们恐惧的眼神中,砍下首级,以此祭奠阵亡的将士们。 最后,才是入葬阵亡的将士们。 刘博源亲自挥铲,埋葬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 做完这一切后,送葬才算结束。 但是,这还没有彻底完成。 刘博源曾说过,将会为阵亡的将士们建庙立碑。 因此,刘博源一边命工匠加紧刻写石碑,一边选择建庙之地。 很快,刘博源便在威武城外的响铃塔下,选好了建庙之地。 响铃塔,一座修建于前朝泰定年间(1324年—1328年)的砖石高塔。 因建塔之时,塔上挂有风铃,风吹铃响,声传十里。 故而名为响铃塔。 可时过境迁,风铃早已不在了。 在响铃塔的下方,是一座名为鸿门寺的寺院。 寺院虽早已荒废多年,但寺院的房屋还是非常坚固的。 此地,正是一个建庙的绝佳之地。 距离威武城不远,又能很好的利用起这座寺庙。 为此,刘博源重新对这座寺庙进行了翻修,并取名为英烈祠。 而响铃塔上的风铃,刘博源也命人打造,再度挂上石塔。 至此,当响铃塔上的风铃声响起时,人们就会记得塔下的英烈祠。 当做完这一切后,时间已是悄然来到了十一月份。 这十月份期间,刘博源虽然在忙着威武军的事务,但对于大明境内的关注,也是没有放下的。 在十月初,兵部尚书杨嗣昌觉得围剿流贼的时机已是到来,遂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旨围剿流贼。 此时,朝廷征收的剿饷已是到位,抽调的官军也已集齐。 崇祯皇帝也是二话不说,直接同意了杨嗣昌的请旨。 于是,声势浩大的四正六隅十面围剿计划,正式拉开了序幕。 面对官军的十面围剿,原本擅长流窜作战的流贼,很快便陷入了困境当中。 原本还想继续在河南流窜的张献忠等流贼,被左良玉与巡抚陈必谦联合围剿,只得狼狈的逃往湖广。 而还在郧襄山区的闯塌天等流贼,也被四面包围,难以出山劫掠,生存也变得极为艰难。 至于还在甘陕的李自成等流贼,也迎来了洪承畴与孙传庭的联合围剿。 老牛俊的明末小兵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