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〇〇二回 天界寺帝王询梦兆 毗卢阁宗泐话宝锦 (第1/5页)
书接上回。
东方烟煴(1),夜尽阑珊。朱楼深处灯花未眠,坤宁宫主已展凤颜。
话说此时,马皇后正端坐于坤宁宫大殿之上。遥见她头戴凤冠,内着黻领(2)中单,外套黄锦翟衣(3),前身正中系着蔽膝(4),腰束副、大、革三带,脚穿五珠青绮如意舄(5)。近瞧时,又见其面施珠翠容花,耳挂金珠排环,手持白玉谷圭——俨然一副盛典仪容。
大殿之下,内监二十四衙门掌事太监与后宫六局一司诸位尚宫俱已到齐,恭闻其详嘱祭事巨细。
“今日各家职守之事可都牢记于心?”马皇后一面将刚刚阅过的一册《坛祭牒要(6)》递与朱福,一面朝殿下众内官问道。
各职署齐应:“是!”
“今日乃我大明岁星第二度周天始祭,事关王朝大运,你等内廷二十四衙门(7)与后宫六局一司(8)切不可有丝毫懈怠。此间如因失职而失了我皇家体面,本宫定将拿其问罪。”
“我等谨遵皇后懿旨。”
所谓“岁星”,即木星,又称太岁。自打西周以来,咱的老祖宗就已神知此星公转周期为一十二年,此期视为一周天。而今,乃洪武一十三年,正值大明王朝第二轮周天之始。按民间说道:这便是帝国的本命年,极易命犯太岁。
偏偏这一年的开端竟是一场诛灭乱党的杀戮——依那传言,恐非祥兆。
帝王惊梦由此而生,皇后忧虑自然深重。
“司礼监代掌事何在?”她举目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一列人员顾盼而去。
声未掷地,一中年太监忙出来回应:“小的司礼监代掌事赵达恭请娘娘示下。”
“速传本宫懿旨——蒙皇上隆恩,今日坛祭大典,凡六品以上外命妇皆须出席,家中满十三岁之长子或长孙亦须同往。巳时整于社稷坛西侧拱券门(9)外签到列仗。”
“遵旨。”赵达领旨,随即而去。
马皇后的目光转向了六局一司,唤到:“尚仪局(10)掌事何在?”
被唤的是一年轻女官。但见其稳稳上前回应:“小的尚仪尚宫裕婉,恭闻娘娘示下。”
“差人速往东西六宫传本宫旨意,各处妃嫔,无论品级高下,皆须随本宫前往社稷坛参祭,各宫凡年满十三岁皇子亦须随母同行。辰时三刻于坤宁门外列仗候旨。”
“遵旨。”裕婉受命即去。
马皇后朝众人环视一遭,最终目光落在了太监堆儿里。“都知监掌事陈景留下候命,其余各署掌事各司其职。一并退了吧。”
各署一并应了诺,依序步出大殿,只留下陈景站于殿下候命。
这小奴一时间甚难明白,皇后娘娘只留下他一个负责引道的掌事太监所为何事,于是便瞻前顾后静候下言。
直等到众人俱已退出殿去,马皇后才开口唤了句“近前说话”。
“这……”陈景略显犹疑,故而将目光瞅向朱福。又见朱福对其使了眼色,示意他麻利些。于是,便赶忙应了个“是”字,倒腾步子凑上前去。
马皇后慈容含笑,问道:“本宫有两件小事交付于你,不知你可能办好?”
陈景虽有迟疑,却不得不应承道:“但……但请娘娘吩咐便是,小的定会全力而为。”
“好。”马皇后点头,欣然一笑,“过会子百官入朝,相机当着众臣工的面儿恭请魏国公徐达入谨身殿吃茶。”
“是。”陈景一面细细玩味话中深意,一面乖颜巴望着马皇后,等待后来指示。
旋即,只见马皇后打袖袋里掏出一纸尺书交与他,并嘱咐道:“安排完后,你速往天界寺,亲手将此信交与皇上。”
陈景接过尺书,如同丈二和尚,一时尚未缓过神儿来,便听闻马皇后催他速去办理。因而,便立马唯命是从地将那信笺揣入怀中,匆匆去了。
见其跨出门去,马皇后轻轻叹出一口气来。
这时,朱福在一旁压着声气开了口:“娘娘,您估摸着此事……?”他话到嘴边,却一时不知如何措辞。
马皇后沉声沉气地问道:“你是想问,本宫当真吃定那信中言语会被人透漏与燕王?”
朱福搔搔耳根,黠然一笑,回说:“小的这点心思,娘娘果然一猜就中。”
“会与不会,不试怎知?”马皇后说着,缓缓站起身来,“最迟不过今晚,便可见端地。”
……
话说另一头。朱元璋的车辇自出端门,便一路向西而去。沿途穿街过市越秦淮,行了七八里,径自来到龙光门内的冶山脚下。
此地虽叫山,却非叠嶂层峦,不过仅是一处缓坡小丘而已。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