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7章:古文新解 (第1/2页)
第一天,闲来无事,我走遍了整座桃林,据说古代传说有青丘狐族,它们就喜欢住在桃林里面,又想起帛书上面显得很突兀的狐狸头,三叔说那是面具,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如果仅仅是墓主人用的面具,显然还没有重要到要将其画在帛书上的地步。 很多地方都充满了诡异感,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并没有找到真正入手的线索,千头万绪,可就是不知道哪里有问题,直到面对漫天桃花,有感而发,背起语文课本上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洋洋洒洒一万多字下去,结合几年之后《鬼吹灯》《盗墓笔记》的写作风格,甚至是抄袭了部分情节元素,造就出扣人心弦的开头,绝对能大火。 男频写小说,开头千篇一律,随便抄,只要不是全部相同就可以,比起女频作品动不动就撕逼抄袭的创作环境好了不知道多少,也正是如此,曹成动笔的时候下意识在开头借鉴了部分《盗墓笔记》元素。 用白话文描述了田真在三叔带领下,受好奇心驱动,跟着去“重操旧业”,体验盗墓行动,由于是初次参与这种行动,因而被安排在外面望风把手。 田真根据桃林环境,想起了桃花源记,似乎文中记载环境也跟此处颇为相似。 ...... 既然是要投稿到《故事会》这种大众文学,曹成自然是选择用白话文描写表述,即便需要涉及到《桃花源记》的原文,他也打算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文言注解。 其实说白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到底是如何被解释成鬼故事,本质上也都是看作者如何对文章进行现代白话文翻译,能够有根据的将其翻译成鬼故事,那它就是鬼故事。 回忆出桃花源记全文之后,而后则开始逐字逐句地解释、研究,力求让普通读者也能够看懂这些暗地里的伏笔和解释,当然也渲染出已经入了山洞里面的三叔一行人危险境地。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此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打鱼人走到一座山前,发现山上有个洞口,而洞里面好像隐约有光线存在。 仔细想想,普通的山洞里为什么会有光存在?所有可能都指向一种结果:洞里有火苗。 而且现场看山洞位置,明显也是处于半山腰,一般很难有人或动物能去得了,那如果山洞里面没有人,这火光又是从哪来? 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山洞里有能够自燃的物质:白磷。 在有空气流通之后,白磷会发生自燃,所以会出现仿佛若有光的记载,山洞里面出现白磷这种物质,就只可能是埋下了大量骸骨才会产生。 所以说,此乃藏尸洞,或者说殉葬坑也有可能。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此处字面意思描述了进入洞口之后的情景:一开始很狭窄,然后逐渐宽敞。 像这种道路结构,其实很符合坟墓的构造,所以山洞后面的桃花源应该是个墓园,从山洞进去之后,正常情况是应该有很多坟墓。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