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十青峰如刀,一条长河如剑 (第4/5页)
耍,便将气撒在了陆景身上。 由此可见,这十六七岁的安庆郡主对于盛姿的感情,颇有些复杂。 也许是年幼时的占有欲,又或者一些其他原因。 安庆郡主不愿意看到盛姿这般牵挂陆景。 可她低头想了想,又仔细收敛神色。 因为此时的安庆郡主知道,盛姿如今的心思都已牵在了那位名动太玄京的少年身上。 自己若是再无理取闹,她一定会更生气的。 恰在盛姿又一次转头。 就看到远处的林荫道拐角,一道白衣身影缓缓走来。 那白衣身影脸上依然是温和的笑容,天上的晚霞与那白衣相映成趣,光芒落在陆景腰间的玄檀木剑上。 明明是一柄木剑,却反照出一道灿烂的光芒。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陆景就这样携着光芒缓缓走来。 如玉的姿容,如一根长枪一般的身姿自然不必多提。 如今太玄京中的女儿,又有几人不知年轻的陆景小先生,生了一副龙章凤质的姿容。 盛姿连忙起身,向来英气的盛府大小姐便如同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眼中满是见到意中人的惊喜神色。 旋即又觉得应当矜持些,她又轻咳一声,提起长裙,走出小亭外,迎接陆景。 陆景走近,盛姿这才注意到陆景手中,还拿着一幅画。 这幅画明显被精心装裱过,中轴、流穗、轴上的浮雕,都颇为雅致。 “不曾来晚吧?” 陆景眼中带着歉意:“原想早到,却因为书画装裱一事耽搁了些时间。” 他说到这里,将手中的画递给盛姿。 “我也不知生辰之日,应当送你些什么,便想着用心画一幅画给你。” 陆景对于好友并不那般疏远,脸上笑容显得真诚而又灿烂。 盛姿听到这幅画是陆景亲自画下的,便越发开心了。 盛姿几人,正在前院小聚。 盛府后院,盛如舟正陪着一位剑眉星目,相貌堂堂的黑衣男子,望着他精心修剪出来的迎客松。 那黑衣男子头戴高冠,一手负后,一手放在腰间白玉腰带上,正值壮年脸上却有些散碎的胡须,遍布脸颊,看起来颇有些颓废。 可任何人看到这黑衣男子那深邃眼眸,以及眉眼中隐约之间透露出来的霸道气魄,自然会忽略这 男子的颓废。 盛如舟和这黑衣男子,并肩而立,望着茂盛的迎客松,言语中提及西北道之事。 盛如舟忧心忡忡,偶尔还提及那数次前来太玄京,刺杀圣君的伏无道。 而那黑衣男子,始终静静听着。 偶尔间,他手指还轻叩腰间的白玉,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男子正是大伏当朝大柱国! 大伏大柱国本身便是一道传奇,他乃河东世家之子,自幼苦读圣贤书,天资聪颖之下,也曾考取状元。 后来,他自身理念与河东诸多世家相悖,为河东世家所不容,当时太玄京朝堂上,也再无这位大柱国容身之地。 然后时年二十四岁的大柱国便愤而辞去文官,前往边境从军。 至此时光已过三十六载,一位世家读书子却一步步养出三十万大伏玉龙军,以元神修士之身,统领三十万武道强军。 三十六载以来,苏厚苍麾下大伏玉龙军曾经纵横西域三十六国,也曾经杀入中神海,硬生生分出一片封宿海,也曾与北秦大上将争辉而胜。 时至如今,北秦国师每每过去数年,都要与这位大伏传奇大柱国论道一番。 不久之前,大柱国苏厚苍就曾经应北秦国师之约,前往阳劫海论世界之真。 归来时,还带回来呼风、唤雨两件刀剑宝物。 正因为有这等传奇般的经历。 大柱国苏厚苍看起来温文尔雅,眼眸轻动间,却有种种霸道气弥漫,令人惊异。 “西北道已经逐渐安稳下来,钟于柏不日将要启程,以他的修为、眼界、学问,再加上已然坐镇其中的楚神愁,二人彼此配合,大概能还西北道一片安宁。” 盛如舟长舒一口气。 天下人只知西北道遭了劫难,许多***一夜之间都被屠杀殆尽,又有诸多大妖作乱,黄沙河决堤、许多所在又遭遇蝗灾,百姓民不聊生。 却不知其中,还有诸多原因,盛如舟这数月以来都在操劳此事,时至如今西北道局势才逐渐安稳。 “西北道日渐安稳,可大伏乃至这天下,仍然有劫难重重之地,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