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巴西做财阀_第一百零三章 登陆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登陆前 (第2/2页)

 当然,这和方浪经常性的送上一些小礼物、土特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纯粹是梅耶上校对方浪好学的态度发自内心的欣赏。

    这段时间方浪当然也不是除了学习什么都没做。

    比如在七月三十日左右,他就特意和远在巴西的家里取得了联系,要求家里按计划开始安排轮船前往国内执行移民计划。

    并让父亲方新山亲自带领一艘轮船和最少能够驾驶两艘轮船的船员随同船队出发。

    轮船出发时除了带上国内急需的粮食外,还要带上刚刚正式投产的盘尼西林,有多少就运多少过来。

    将物资卸到老家后带领一艘空船和能够驾驶两艘轮船的船员等待自己的通知。

    最重要的是,必须带上认真学习过方浪编写的,将成功学和传销学相关知识融为一体的思想教育教材,并对中华文明有着强烈认同感的老师过来。

    他需要在船上对所有移民开展洗脑式的教育。

    学习起来的时间过得非常快,自从去了一次沪上后,方浪就没有再出过海。

    豪斯号倒是按照美国海军的命令出去执行任务了。

    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方浪还是抱着期待的心情,分别在八月六号和八月九号重点关注了从冲绳起飞的轰炸机。

    寄希望于亲眼见证挂载核弹的历史性时刻。

    结果,让他失望了。虽然这两天美军一样有飞行任务,不断的有飞机起降,可惜核弹根本就不是从冲绳出发的!

    直到多年以后,美军解密他才知道投放核弹的飞机是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天宁岛起飞的。

    八月八日晚上,苏联也正式通知日本。苏联将忠于同盟的义务,撕毁《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于八月九日,正式对日本宣战。

    第二天,也就是第二颗原子弹被投放的同一天,苏联一百五十万军队对位于东北的七十万关东军发起了攻击。

    八月十日日本就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向苏、美、英、中四国发出乞降照会。

    因此,历史学家们对于日本投降的原因有两方面的预计,有人说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有人说是苏联进攻东北,导致日本为自己预留的大陆后路被断。

    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既然日本发出乞降照会,就意味着日本的投降进入倒计时,所以,美军早已经开始分配部队进驻日本的顺序和占领区域。

    而巴西远征军一度被排除在外,这就让方浪不能忍了。

    自己不远万里就是为了以占领军的身份踏上日本本土,你现在和我说不关巴西远征军的事情,简直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方浪直接将克拉克将军堵在了办公室。从同为盟军,且不远万里前来助战。

    自己作为华裔的历史使命等多个方面展开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反复沟通。

    最后,更是表示自己的属下在冲绳的角落里,找到了十个黑瘦的冲绳老妇。

    如果自己不能参与登陆日本本土的行动。那么,自己就会将好兄弟约翰灌醉后,和这些老妇关在同一个房间。

    至于到时候房间里发生什么方浪一律不负责任。

    最终让克拉克将军同意出面协调,让方浪以占领军的身份登陆日本本土。

    但是,东京就不用想了,只能选择其他城市。

    方浪爽快的选择了大阪。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大阪,方浪当然是有他自己的理由。

    其实大家都非常清楚所谓的占领军,登陆占领只是外在,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占领后的利益。

    方浪所率领的巴西远征军,因为只有一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和一艘缴获至德国的潜艇,实力非常弱小,对太平洋战争的贡献几近于无。

    美国将日本当做自留地,不愿意让没什么贡献的巴西参与利益分配是肯定的。

    最后考虑到盟友的关系,整个巴西远征军又只有五百人的海军陆战队,也没有能力在日本攫取到多少利益。

    反复权衡利弊后,才同意巴西远征军参与占领日本的行动。

    至于,巴西远征军登陆日本后,会不会乱来,美国人也并不担心,五百多人的海军陆战队,加上海军船员也就七百来人,能惹出多大的乱子呢?

    并且,大阪作为二战时期日本的第二大城市,一直以来都是美军的重点轰炸目标,截止到1945年7月24日,大阪城受到美军三十次空袭。

    在美军对大阪的多次空袭中,大阪市民共有10388人被烧死,而受灾人口达到了1135140人,310955户房屋被烧毁,大阪最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被彻底焚毁,工业生产能力基本垮掉。

    就算巴西远征军真的能够在已经被炸成废墟的大阪市区里寻找,又能找到什么好宝贝呢!

    美军的重点关注目标都是日本的大型军工企业,大阪虽然有一个大阪炮兵工厂,但是早已经被重点轰炸。

    厂房都已经在地面上消失了,又能留给远征军什么宝贝呢?

    就算还有宝贝,对于强大的美国来说,也是一些剩菜剩饭,打赏给小老弟也无所谓。榴莲护罩的重生巴西做财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