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4章此路不通 (第1/2页)
对于赵率教这个人,李烨也观察了好长时间,他在历史上也是威风赫赫,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 这些可都是当时不小的官,除了这些官职之外,他本身也是当地的富足人士,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人望,特别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 同时在袁崇焕手下的这段时间,他也一直都是以心腹爱将的身份出现,一直以来深得袁崇焕照顾,虽然袁崇焕和祖大寿的关系更好,但他们两个其实也不差。 所以没有结拜兄弟,是因为赵率教本身武举出身,有自己一定的深沉而已。 袁崇焕最了解部下的性格和习惯,所以肯定不会强迫他,做一些什么事情。 再说了,所谓的结拜兄弟不过就是一个是说辞,他们作为军人,彼此之间关系莫逆无比,还需要那些世俗的东西牵绊吗? 答案是当然不需要! “此人甚好。” 孔夫子也知道这个家伙,他所以会有了解,就是因为袁崇焕本身不是个粗人,而他手下得力的就这两个,一个祖大寿完全就是铁甲将军,无处不显示着他武人的形态,而作为和他相对比的赵率教,此人就要文雅得多。 对于一些经典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李烨微微一笑,在他看来自己在主动抽调一部分兵马,本身就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态度,算是给董卓一个机会,如果他要是明事理的人,肯定会立刻和李烨一方签订盟约,并且彼此之间形成亲属关系。 归根到底,李烨撤兵对于他们的意义而言,要胜过百万聘礼。 孔夫子当即提笔,亲自书写了两份公文,一份是用来调兵遣将的,还有一份则是用来给董卓看得。 根据李烨的命令,他们要让董卓明白,这一次调兵的目的是什么,送人情就得送到位,不然就等于白送。 孔子的文笔当然是没得挑,李烨扫了两眼之后,不住点头。 调兵公文无所谓,都是正常的手续,但是给董卓的公告中,有一处他倒是想问问。 因为在这份公告中,他特意点明了这一次撤兵,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对战场局势转变的缘故,之后才是因为要给董卓一个态度。 为何不直接写,就是为了善待董卓呢?如此讲话不是更能安抚人心? 孔夫子摇摇头,他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当下之事态,如果说假话的确也能瞒过董卓,但是日后一旦被其发现,只怕会新生不宁,他倒是不担心董卓那个时候还会起兵造反,真要是到了那一天的话,董卓非但失去了造反的理由,甚至也没有了造反的能力, 但他心中芥蒂,可能会一直存在。 所以为此,孔夫子认为还不如直接一点就把话都给他说明白,就算到时候董卓现在会有其他的想法,之后还是会被他的“坦诚”所打动。 李烨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吗? 不!他只是希望能听到孔夫子亲口说出来,唯有如此,效果才是最好的,坐到他这个位置的话,很多事情就不能靠猜测了,必须扎扎实实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