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朕要搞基建 第144节 (第2/3页)
卵阻止蝗虫繁殖才是重中之重。 宋玉竹对这方面了解不是很多,他上辈子只是普通的外科医生,让他治病救人还行,灭蝗属实强人所难。 专业的事还需交给专业的人办,刘蔺给宋玉竹举荐了一个人。 此人是户部员外郎名叫肖清池,当年不过是蜀州一名普通的县承,因治蝗有功被提拔进上京。 宋玉竹派他去西洲治理蝗灾,务必将灾害降到最小。 肖清池接到圣旨后,户部的同僚都对他升起一丝同情。治蝗是件苦差事,治好了有大功,治不好肯定会遭到连累,不过又有几人能治好蝗灾呢?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肖清池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将蝗灾控制住,还解决的当地百姓的温饱问题。 肖清池去西洲后,第一件事便是命人在各地张贴告示,凡捕蝗虫蝗子一斗者,可换粮食半斗,不要粮食就择成现钱三十文。 老百姓一听,还有这好事呢? 有人半信半疑的开始出去捕蝗虫,再拿到县衙去换粮食,没想到一斗虫真换回来半斗米! 这半斗米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上十天半个月了! 原以为今年蝗虫把粮食都吃干净了,大家都活不成了,没想到官府没有不管他们! 百姓们抱着米心中百感交集,呜咽的哭起来,他们庆幸自己生在了这样的好年代,有国家管着再也不用经历前朝的苦难。 百姓们纷纷出动前去捕蝗,有用渔网拦的,有拿木桶扣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年纪小的孩子和老人干脆拿铲子去田地里挖蝗虫卵。 一开始大家都换粮食,等粮食够用了就换成现钱。最后这三十万两赈灾钱,一分不少全部发放给了灾民,西洲的蝗灾之难也迎刃而解。 第140章 发展 肖清池治蝗有功,原本该回京领赏。可他思虑一番决定上书留在西洲一年,将蝗虫彻底绝了根防止明年再犯。 因为冬季是灭蝗的好时节,利用冬闲时节,带领百姓将耕地里的蝗子翻出来冻晒,可以大大减少来年蝗灾的发生。 宋玉竹看到他递回来的折子大为赞赏,大笔一挥直接封他为西洲同知,治蝗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 第二天早朝时,宋玉竹特地把这奏折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了一遍。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更需要脚踏实地跟为民立命的好官! 大伙听完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小子得了皇上的青眼,要高升了。 * 一眨眼天气就凉了下来,滨州的港口也即将修建完毕。 滨州之前只是普通的民用港口,后来因为建设希望号,这里便成了水师驻扎地。不过港口没怎么修缮,一直沿用前朝留下来的旧港,看起来有些简陋。 一个好的码头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拿安顿特普港举例,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之前只是一个小渔港。 后来经过几代人的投资建设,慢慢成为欧洲的主要港口之一,因其容易停靠船只便利,吸引了许多商船前来,所以才逐渐发展起来,有了今天的规模。 滨州港口有三十余米的深度,可以停靠吃水线非常深的大型轮船,宋玉竹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的贸易港口。 港口主要由码头、防波堤、引堤和护岸组成。1 自打希望号启航后,工部开始着手建设这里,目前基本设施已经修建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整个码头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看起来非常的壮观。 港口周围还建了一批仓库,因为希望号上有许多橡胶,这些橡胶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与其运送到其他地区,不如直接存放在这里来的方便。 这些仓库以后也不会浪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