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9节 (第1/2页)
“这次的‘官山海’之事,若非御史府、廷尉府、少府三府通力合作,各级官署同心协力,最终才安然解决,不然恐会危及整个关中。” “关中不稳。” “大秦又岂能安稳?” “长公子之政过于潦草急切,完全出于个人的私心,全然没有考虑到对帝国的影响,以及帝国的实际情况,如此不切实际的行政手段,实在令臣有些担虑,臣非是对长公子有意见,只是……” “长公子这半年来的所为实在不能服人。” “储君乃帝国未来之基石,是万不能出现任性而为的情况的,长公子就目下的情况,实在令臣有些担心。” “臣为帝国长久考虑,长公子眼下都不适合。” “请陛下明察。” 说完。 姚贾恭敬一礼,重新坐回席上。 话语落下,举殿侧目。 姚贾的开口,出乎很多人意料,尤其前面长公子已隐隐‘众望所归’,他这时突然开口反对,态度已很是明确。 不少朝臣蹙眉。 大秦真正参与过政事的唯有扶苏。 十几名公子中,除了立扶苏外,还能立谁? 陛下好不容易松口,若是这次依旧决不出,那岂非是给陛下添堵? 众人神色各异。 高台之上。 嬴政面色如常,对此并不在意。 见始皇没有开口,原本附议的朝臣当即消停下来,全都皱眉深思起来。 这时。 杜赫开口了。 他起身高声道:“臣同样认为立长公子为储不妥,秦自立国以来,一直都未真正遵守立长一说,一直以来遵从的是立贤。” “这才有六代明君治世,继而为大秦扫平天下奠定了基础。” “长公子为长,但未必就贤。” “方才姚贾太仆便已说明,长公子真正当政主政时,很容易意气用事,国家之事无小事,岂能这般意气任性?” “当年博士学宫中众儒生逃亡,长公子却一直有意包庇,继而让孔鲋、子襄等儒家博士全身而退,也无形加深了关东对帝国的误解,儒家善口舌,善拨弄是非,若是当初朝廷直接对儒生下手,地方情况或许会好很多。” “儒以文乱法。” “儒家为害之烈,如长堤之一蚁,如大厦之一虫,安可这般小视?” “孔子这儒家创立者如何?他对文人之言,可是看的清楚,言可生乱,乱可灭国,不然孔子何以杀少正卯?” “长公子空谈仁善。” “却是在以小仁而乱大政也!” “长公子在天下的贤名,多为儒生传播,实则情况难言,我等身为帝国的治国大臣,安能对此等隐忧置之不理?” “大秦的治国为政可是法!!!” 杜赫的声音不大,但句句铿锵有力。 他继续道:“六国余孽之复辟势力,三代王政下的残枝败叶,在大秦法制之下就是一群虫蚁蛇鼠,大秦就理应将这些虫蚁蛇鼠清扫干净,如若不然岂非是误国、误民、误华夏文明也?” “我等身为大秦臣子,岂能用大秦的法制文明,去换一个所谓的兼容,去换一个所谓的海纳?” “大秦从来都不讲仁!” “讲的是法!” “长公子眼下的确有所改观,但长公子受儒家荼毒太久,儒家那套‘伪仁伪善’,岂是这么轻易就能扭转的?” “臣实不敢冒险。” 说着,杜赫朝始皇深深一躬。 他深吸口气,将目光从众公子身上扫过,公子高等人脸色微变,连忙将头埋了下去,根本不敢跟杜赫对视。 最终。 杜赫将目光定在了胡亥身上。 胡亥眼皮一跳。 他倒是没有躲避目光,反倒很好奇,杜赫会怎么夸自己。 见胡亥这么坦然,杜赫倒是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臣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