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5节 (第1/2页)
“铸币权下放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也只能用这一次。” “一旦有了这次的经验,地方势力定会大幅警觉,朝廷再想如法炮制,也会无比的艰难,毕竟那个‘称钱衡’的东西,也就第一次能起大用,而且现在多半只是为了表现对朝廷忠诚,等他们真的反应过来,定会大幅警惕的。” 扶苏点头。 前面嵇恒提到‘称钱衡’,他其实也不以为然。 只是后面细细琢磨了一下,才知道‘称钱衡’的确是一手妙棋,因为朝廷颁布下去,恐很多人都不会在意,都只会认为朝廷是无力监管,迫于无奈随手安排的,而实际上,地方官府为了尽可能的向朝廷表示忠诚,大多都会遵从,毕竟只是一个秤盘,又算得了什么? 加之。 放开私铸钱币。 地方势力来钱太快了。 自然不会那么心急火燎的去制造劣币,不然落到朝廷耳中,免不得有人要丢官,因而早期为了稳妥起见,都会是足额足量的,也就会一步步引向嵇恒所说的‘良币驱逐劣币’。 但吃了一次亏之后,这些人自不会再吃第二次。 日后也会越来越不起作用。 更关键的是。 朝廷日后是会把铸币权收回的,那就相当于,他们这么辛辛苦苦的铸钱,最终都为朝廷做了嫁衣,心中更加不会对这些政策上心了。 嵇恒缓缓道:“下放铸币权,只能是天下货币紧缩的时候才能用,而且不能用太久,不然天下这么多铜矿大肆铸造铜币,货币的价值只会不断贬值,最终的情况,其实过去咸阳经历过一次,只不过那一次事出突然,也非是货币自身贬值导致的。” 扶苏蹙眉。 他面露一抹不解。 咸阳何时出现在货币问题的? 随即。 他想到了一件事。 扶苏沉声道:“当年的兰池?” 嵇恒点头。 他淡淡道:“当年始皇兰池遇袭,关中大索一月,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关中粮价飞涨,原本五六十钱一石的粮价,一下子飙升到了一千多钱,这也导致,当时关中不少人饿死,甚至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这种情况跟货币膨胀类似。” “但又有所不同。” “货币膨胀是货币大为贬值,原本五十六钱能买一石的粮食,等日后却是要一两千钱才能买到一石,甚至是一箩筐的钱币,都换不了一石米。” “所以铸币权必须要尽快收回。” “不然天下货币泛滥,受苦受难的还是底层。” 扶苏心神一凛。 他也知晓了其中的利害,连忙拱手道:“扶苏记住了,定会早日将铸币权收回,绝不让其旁落太久,更不会容许天下货币贬值到如此地步。” 嵇恒轻笑一声,目光深邃道:“扶苏,你又错了。” “货币,同样是一场战争。” “只不过相较于沙场上的战争,货币战争没有了血与火罢了。” “但这却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 第420章 治理!有治,还要有理! 嵇恒并未说谎。 货币本身就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 从秦朝统一货币,再到刘邦分封诸侯,各地诸侯王、巨富商贾私铸货币,到汉文帝下放铸币权,汉景帝打压诸侯,收拢货币权,再到汉武帝刘彻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又通过一系列手段,摧毁了富商豪强,彻底收回铸币权,最终确立‘三官五铢钱’制度。 自此货币真正完成了大一统。 从合到分再到合。 这场货币一统的‘战争’,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年。 大秦现在同样在走历史的道路。 秦一统天下,只完成了地域上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等大一统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而天下真正落实大一统落实的,还要等到汉武帝时期。 在秦始皇到汉武帝这一百多年间,便一直是中央跟地方,民间跟朝廷的对抗。 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很久。 若是扶苏没有正视起来,忽略了货币的重要,早晚有一日,会跌倒在这上面,货币事关着经济,经济乃一个国家的命脉,若是货币不能一统,所谓的大一统,只是个空架子,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嵇恒道:“不要把货币看的那么简单。” “秦的大一统,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更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甚至只是刚刚开始。” “书同文,车同轨,才刚刚迈进。” “想要让天下真正一统,还需要三代、五代,甚至更多代君主去达成,就如秦一统天下一般,是奋六世之余烈,而想完成真正的大一统之制,同样需奋多世之努力。” “容不得半点松懈。” “更容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