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节 (第3/3页)
统一阵营目标,给大家明确大方向,也是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政治诉求的表态。 朱由榔虽然是后继之君,但事实上和光武帝刘秀那种白手起家的情况好不了多少,所以一个明确的政治纲领还是能起不少作用的。 王夫之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自然也想好了可用的草案 他严肃的举起笏板,朗声对朱由榔道 “臣闻昔日太祖自江南地北伐蒙元,尽扫膻腥,远驱戎狄,是时宋文宪公草《谕中原檄》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建虏肆虐,侵纵我土,危我社稷,一如蒙元之祸。陛下可传檄天下,明纲立志,以效太祖恢复华夏之功!” “卿以为当立何为纲领?” “臣以为若效太祖事,曰‘驱除鞑虏,光复社稷,重昭典制,救济斯民!’” 朱由榔连连点头,想起了后世辛亥革命时为了推翻晚清政府,孙文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纲领,用在此时倒也很是应景。 又是一番讨论,大家略作修改后,正式确定十六字纲领为 “驱除鞑虏,光复中华,重昭社稷,救济斯民!” 第15章 北伐大诰 在决定了日后工作方向的战略会议之后,整个肇庆小朝廷君臣们都忙碌了起来。 陈子壮带着八名从都察院御史和礼部、吏部抽调出的中层官员组成一个临时机构,称为“校检两广推举行台”,让肇庆、广州、梧州等各个尚在朝廷控制范围的府县推举若干士子,来到肇庆统一考察任用。 当然,也会有朝中官员所推举的,一并招到肇庆统一考察。陈子壮定下的基本工作准则有三条,一是异地为官,尽量不把这些人安排到自己的乡里;二是多用举子,两广本地有不少自己就有举人功名的士子,这些人不过是因为战祸没能参加科举而已;三是内外互调,把朝内部分中低层官员派往府县任职,再将部分府县士子充入朝内。 如此三条原则之下,人才选用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 与此同时,新任提举市舶司的户部侍郎张同敞也领着十几名官员准备向广州而去。临走前朱由榔把一千亲军交给他,并且下旨让目前正在广州的陈邦彦辅助其工作,张同敞还可以随时动用由陈邦彦所节制,位于广州的三千士卒。 这些安排当然是为了让张同敞对未来市舶司设立后海商们可能的反扑做好准备。 毕竟,所谓开海看似只是当初大明建国时禁海的祖训,可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 大明还有太监不可干政的祖训呢!也没见着谁守了,连“掌印太监”这种内相都搞出来了呢。 禁海的真正原因在于朝中大臣、沿海士民与走私海商相勾结,共同逃税,又通过对民间海贸进行禁止来达到垄断海上贸易用以牟取暴利而已。 虽然甲申之后,那些个朝中有利益勾连的大臣早死干净了,但这些多年来形成垄断,势力庞大的海商们却依旧有着不小能量。开海、设立市舶司其实就是从他们嘴里抢肉吃,朱由榔当然担心这帮人会做出啥事来。 好在这些海商再牛掰,力量大多也只在海上而已,商品货物总是要向岸上运不是?只要一上岸,你还能打得过动不动两三万的朝廷大军?你的船能跑,码头还能跑吗? 所以朱由榔给了张同敞四千兵马的权限,就是让他学会“便宜行事” ------------------------------------- 公元一六四七年 满清顺治四年 同时也是大明光烈元年 改元后,全新出炉的“光烈帝”朱由榔先是带着瞿式耜与一干大臣在城北搭建的简易祭台前,进行了一场潮惠大捷后的献俘仪式,因为位于北京的宗庙已然落入敌手,所以只能面向北方好生祭拜了一番。 宰了几十个满蒙八旗俘虏的脑袋,撒血旗前,又以三牲祭祀天地、祖宗,朱由榔又面北而跪,好生自我检讨了一番,众臣工自然又是表了一堆“恢复社稷”的决心死志。 这仪式也算再次昭告了朱由榔的地位与权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