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7节 (第3/3页)
走的粮草辎重全烧了。 他们哪里还能顾及到什么孟乔芳,赶紧南下富平就食。 豪格在七日之后,才收到了关中沦陷的消息。 此时川北的明军也在从三条入陕通道上猛攻,想突入汉中。 好在这鬼地方没这么好走,进展缓慢,豪格收到消息,刚刚从四川侥幸逃脱的他,犹如惊弓之鸟,慌忙抛下才呆了几天的南郑,一路直往湖广郧阳方向逃去。 好在郧阳有济尔哈朗的人马接应,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四日后,明军先锋秦佐明部进入汉中,九日后,姜镶所部进入长安县。 秦佐明派出军中文官,带着十几个士卒,由子午道,花了六七日才穿过亲领,抵达西安府,与姜镶相会。 这是南北两军第一次直接接触,川陕终于打通。 半个多月之后,消息传至南京,正值光烈三年中秋,《启民报》首版报道川陕收复消息,整个江南都沸腾起来…… 第52章 教育普及 “号外,号外,川陕光复!” “吴三桂身死,川陕光复!” 南京街头,报童扬起手中最新刊印的报纸,口中大声叫卖。 街旁酒肆茶馆里,不少人都会叫住,买一份看看。 如今的南京士民,已经习惯报纸这新鲜玩意的存在了,尤其是皇室和翰林院主办的《启民报》,朝廷和内阁通过的最新法令,都会在上面告知。 故而很多商贾、士人都非常关注,对于士子而言,现在大明的取士制度变革很大,不是只有科举进士一条出路,哪里又招官吏人手,都是机会。 比如之前市舶司扩建,就扩招了七百多士子,不少秀才、举人乃至于童生,只要能通过考核,也能穿上官袍,吃上皇粮。 而对于商贾而言,朝廷的政策,往往就是商机。 比如前几日刊登的《民屯令》和《民垦令》,就让许多商贾看到了商机,随着移民入川和分田民屯工作的进行,整个长江以南,短时间内,就要多出一两千万的自耕农。 这些新出现的自耕农家庭,大多原本都是佃农、雇工,获得自己的土地后,对于铁制农具的需求肯定也会扩大。 所以大量商贾云集广东、湖广等产铁、冶铁、制铁重镇,投资扩建生产规模,抢占市场。 小农经济看似自给自足,没有资本市场切入的空间,但其实并非没有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手工业品。 历史上,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就是利用工业规模生产对手工业品的压倒优势,切入占领中国市场。 眼下,大明有资本色彩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其一是环广州的珠江口工业区,包括佛山、东莞、香山等地,主要以冶铁、制铁和部分陶瓷工业为主。 其二是湖广至江西、南直沿江地区,长江中段工业区,主要围绕大冶铁矿展开,以军事工业为主,还有部分纺织、被服厂,随着统治中心向南京转移,许多肇庆、佛山周围的军事工厂都逐渐迁移到长江南岸。 广东的工业结构,军事色彩逐渐减退,而民营商业工厂填补空白,走向经济繁荣。 其三就是浙直工业区,以南京、苏州、常州、松江、杭州等传统手工业基地为核心,除了少部分军事工业外,主要以民营轻工业为主。 尤其是纺织业,短短半年多时间,由于朝廷政策的宽松,松江等府的纺织业大为扩张。 酒肆食客们看着报纸倒也没什么太多惊喜,早在前日,从四川远道而来的报捷骑士,冲入城内,一边跑,一边喊,便让全城皆知。 城中群情沸腾,不少川籍、陕籍商贾士子在门前点起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一天。 对于朝廷而言,收复川陕,是日后北伐策略的重要一环,而对于普通士民而言,则意味着心理上的很大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