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0节 (第3/3页)
挂右都御史衔,调任河南兼河道总督,算是对遭难最重的河南,以及河道工作的重视。 但当各地选调的新进士子,抵达顺天府时,朱由榔本人却已经不在京师城中了。 其人却是往东,去了山海关,盖因刚刚传来的消息,盛京,终于被明军拿下了。 至此,曾经困扰大明数十年的辽东问题,不复存在。 事实上,朱由榔之所以跑出来,一方面是闲不住,另一方面,也的确有些事情,要他这个天子来做。 此行主要是为了安顿东北地区的布置,另外也是向东北地区盘踞的满蒙部落示威,同时解决处置建州残留问题。 故而并非是单枪匹马,而是带着光复后军、左军六个师,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山海关出去。 这时候的山海关,就在后世秦皇岛市内。 朱由榔看着这座临山靠海,曾经中原十数年板荡的滥觞和起源所在,感慨万千。 时值八月末,九月初,天气转凉,风高云淡。 朱由榔于关内题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身侧文武均慨叹万千,盛赞天子文采,尤其是这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眼下中兴社稷,再定中原的场景下,简直再适合不过了。 但朱由榔本人却是主动推脱道 “并非是我所作,乃是当初未登基前,闲散时,偶然碰见的一位湖广先生所作,乃是位学堂教员……” 诸臣自然是不信,只当是天子玩笑谦虚之词 可只有朱由榔本人,看着自己书写的这首再熟悉不过的浪淘沙,却是心中感叹 换了人间,自己到底有那般战天斗地,无畏粉身碎骨的勇气,去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呢? 写在第四卷 后面的话 第四卷 至此也就结束了,接下来,这本小说便也进入了尾声,也就是最后一卷。 大概会写一写光烈朝廷内部的斗争,以及深入改革,对外嘛,自然是之前就已经留下的问题,准噶尔、台湾、荷兰、西班牙、东南亚等等。 至于攀科技树的事情,应该不会搞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黑科技,撑死到主角老了的那会儿,能有蒸汽机就不错了。 工业化,不是一两个发明,几个有意思的点子就能支撑起来的。 近代化的金融体系、行政构架、市场规律,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符合先进生产力的法律与政治体系,这些才是一个工业国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大明,不过就是个勉强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国家,连最基本的土地改革都没有完成(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成功工业化的国家,都经过程度不一的土地改革,只是其中以中国最为彻底。) 当然,这一切上层建筑变动的根本,还是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拿着再先进工具的地主、奴隶主,那也只是旧时代的残党。 如何限制地主阶级,扶持新兴的资产阶级,改造小农阶级。 当然,大概不会用太长篇幅,毕竟在我的计划中,整本书应该不会超过一百四十万字。 至于最后,大明,或者说“后明”、“新明”的结局,我个人一向认为“列国变法无有不牺牲者”,和平的完成变革,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从来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在一个本就具有反抗精神的民族而言。 毕竟“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世界上哪有这么多顺理成章的改革? 要是温情脉脉,那就不叫阶级矛盾了 ------------------------------------- 后明的结局,自然也是在这种矛盾总爆发中,为民族换取新生,如资产阶级革命之于英国,南北战争之于美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于中华,为全民族走向近现代,走向工业化,扫清最后一块封建瓦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