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17节 (第3/3页)
强压,反而会激起不必要的矛盾。 与其如此,不如用黎朝这个白手套,来转一手。 故而,当黎维祺君臣所署的国书递到南京之时,京中报纸在指示下,大为宣传。 整个南京乃至于周边江南士民都知道了,大明替安南做主,讨灭了不安臣道的权奸,还政给黎朝国主。 这种宗主国给藩属国主持公道,尊王讨奸的事情,在中华文化圈中,可谓是天然政治正确。 当年汉唐鼎盛时,就喜欢用类似的由头找周边小国麻烦。 所以,当消息传回来后,在民间舆论中,天子此次出兵,不仅不是什么“穷兵黩武”,而恰恰对上了士子读书人的胃口,是维护纲常宗统的道义之举,实在该大书特书才是。 朱由榔也不至于吃相太难看,关于对安南的安置问题,之前和内阁就已经有所商议,定下方案了。 先是下旨,赞赏陈桂等黎朝旧臣“不忘臣节,明理识义”,又安抚黎维祺,表示之前越军北犯,都是郑氏逆臣贼胆包天,串联西洋蛮夷,与黎氏无干。 随后又非常谦逊地表示,黎氏为安南主,已有两百余年,世代为大明藩篱,又为人所篡,惨遭荼毒近百年,大明怎能挟恩吞并他人社稷? 明军既然已完成使命,当全军撤回广西,以明邦国之谊。 这番“感人至深”的表态,让天下士民都觉得,我大明天子真是厚道人啊,明明出兵控制了人家的首都,却不吞并,反而为其扫清叛逆,还政国主,简直就是商汤周武,上古先王一般的作派! 不过很显然,这只是做给人看的表面功夫罢了,毕竟安南两度与大明为藩属,早在明太祖那会儿便是“不征之国”,后来成祖虽然也占了几十年,但独立后又朝北进贡,贸然吞并,国内外影响不好。 河内这边,哪敢真“还政国主”啊? 黎维祺再三“涕泣上书”,向南京“表诚诚之心” 言到,虽然郑氏作乱犯大明边境,是其一意孤行,但黎氏作为安南国主,亦有未能约束之罪,为藩臣之国,岂能无干?况且,既然黎氏无能治理安南,以至于为权奸所篡,贻害百姓,不如为大明辖制,尚能保全基业。 一番“赤胆忠心”,却也是令人感动。 当然,知晓内情的明眼人都知道,黎维祺和陈桂等人早就没有其它选项了。 此时整个安南北部核心地区都被明军控制,尤其是升龙府 而且,若是明军真的撤出,没了军队镇场子,其他不言,就凭黎氏那个空架子,真的能抵挡得住郑氏旧部反扑吗?那不就是送死! 就算不死,也就是成为另外一个军阀的吉祥物和傀儡罢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彻底投了大明呢。 再三“谦虚”的退让之后,大明天子出于对黎氏诚诚之心的“抚慰”,终于答应,正式派军长驻安南。 过了数日,南京紫禁城明发圣旨,册封安南国王,黎维祺为交趾郡王。 同时,黎维祺为感皇恩,入朝觐见 而朱由榔也表示,绝不干涉安南宗室承袭,黎氏交趾郡王爵世袭,非罪不废,不减等。 虽说,大明的爵位向来都是世袭的,但在朱由榔中兴以后,所立定的承袭制度,是袭爵减等的。 这不仅是针对勋贵武爵,对于宗室也同样如此,哪怕是嫡系皇子,承袭亲王爵以后,最多五、六代人以后,就和寻常百姓无二。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但有一种爵位除外,那就是藩属国 平定辽东,光复沈阳,并东北以后,朱由榔就再次册封朝鲜王,过去朝鲜国王虽然也受大明册封,但作为独立国家,是没有等级的。 也就是说,一个大明的亲王,和朝鲜王之间,无所谓高低可言。 而朱由榔这次册封,正式厘定了,朝鲜王位同亲王,且世袭不减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