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度假中的脑洞大开 (第3/5页)
它叫《第三类接触》。 伊森上辈子看过这部电影,其内容主要讲的就是一些地球人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了不明飞行物,并被同一种神秘力量吸引到了阿美利加怀俄明州的魔鬼塔。在此同时,米国政府和科学家们也收到了来自外星人的信号,决定在魔鬼塔建立一个基地,和外星人进行沟通。整个过程其实非常顺利,地球人和外星人用音乐和灯光的方式进行了交流,达成了和平友好的关系。最终,外星人的飞船在魔鬼塔降临,第一次在人类面前展现了自己的真身,并且释放了一些多年以前莫名失踪的地球人,同时他们也带走了一名自愿离开地球,想要和外星文明相互接触的家伙。 如果伊森没记错的话,那是一个电工。 伊森承认,当年在看这部电影时,一开始的他觉得无聊无比。 在他看来,这部电影的叙事就是有问题的,最开始并没有交代故事的剧情,而是以三个不同的视角,又或者说是三条不同的主线来共同构画一个主题。 如果不是因为导演是斯皮尔伯格,他甚至都觉得自己不可能看完这部电影。 但等他忍到最后,外星人的飞船出现时。 那惊人的想象力让他不得不承认,画面的确比文字更加容易让人感到震撼。 当年在看电影时,他就很想知道,电影里的外星母舰是怎么做的。 而现在嘛…… 当他在华纳的摄影棚里亲眼目睹了一个直径长达四十英尺的巨大模型后,他才明白这玩意竟然是实拍的,等他凑上前去近距离观察时,细碎的灯泡,黑色的光缆,让他那来自童年的滤镜碎了一地。 “噢,飞船上的光难道是你们用一个个灯泡打出来的吗?”伊森好奇的问。 “是的。”他的话音尚未落下,一个赞同的声音便已出现,“因为史蒂文需要飞船的各个部位按频次亮起,所以我们就给这艘飞船上布置了一万多个灯泡。” “因为只有这样,当他们亮起时,我们才能营造出一种类似于音乐节拍的节奏感。” “而为了制造这艘飞船,我们花了大概三百五十万美金。” 这个话语让伊森扭过了头。 当他发现说话之人乃是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后,他便友好的伸手,自报家门。 “你好先生,谢谢你为我解答,我是伊森·琼斯。” “伊森·琼斯?噢我知道你——史蒂文每天下班都会泡在你发明的《吃豆人》街机前。” “他说这样能给他带来灵感。” 中年人笑着伸手,与伊森简单一握。 同时还自我介绍道:“我是道格拉斯·特朗布尔,剧组里的视觉师,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没关系,你因为你肯定知道我的作品,《2001漫游太空》的视觉效果就是我做的。” 噢,这也是个大佬。 伊森用力的摇了几下手。 在对方的介绍下,伊森也逐渐明白了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的视觉效果到底是如何呈现的了。 说的简单一点,那其实就是大力出奇迹。 用模型打造出脑中的想象,然后再用最基础的物理原理为其增光添彩。 其过程…… “我怎么感觉和电路板街机有点相似?”伊森小声吐槽。 “本来就是一样的。”伊芙琳很是赞同,说:“只是成本上略有区别。” 由于伊森是斯皮尔伯格带来的,所以不管他们好奇什么,剧组里都有专业人士负责解答。 而在现场看了一会儿后,收获各种答案的伊森便对拍戏这件事情失去了兴趣。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繁杂的幕后工作让拍片的过程看起来没有意思。 就比如说,这个年代的摄影机没有自动对焦,因此需要摄影组的工作人员用尺子测量摄影机和演员之间的最佳距离,然后再用胶布在地上作出记号,拍摄时让演员站在固定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拍摄出来的成品不会出现对不上焦的情况; 还比如说,拍摄监视器这种设备目前还没有研发出来,因此在电影拍摄时,你只能观看到演员的现场表现,至于实时拍到的画面?这玩意只有摄影师自己看得到,就连导演都得等胶片冲洗出来之后,才能知晓拍摄当日的画面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画面。而正是因为导演自己都拿不准,所以补拍一词才会诞生。 当前期工作大于实拍时长的无聊现状出现后,伊森对电影制作的好奇便和坠入山谷的人一样,一落千丈,就算此时有老爷爷出手相救,他估计自己也不会重燃好奇之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