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4 (第2/2页)
“这不是咱队里符合条件的人太少吗。这次就这么些人参加考试。以后厂子越来越大了,这要求更要严格了是不是?最起码初中毕业这个是不能变的。”
一听要初中毕业,大伙儿想着自家家里的孩子现在连小学都没念呢,顿时着急起来了。
能不着急吗,同样是苏家屯的人,就凭人家多念了几年书,过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等大家散去了,男知青们都垂头丧气的。只有李聪高高兴兴的帮着女知青们干活,俨然把自己已经当成厂里的一员了。
苏青玉道,“急啥急啥,这是你们丢了书本知识的原因,回去好好看书,把知识都给找回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吴华道,“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了,我刚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厂子肯定是要扩大的。而且以后肯定还会有别的机会。我从来不骗人,不信你们问问其他女知青。”
“我们厂长说话那肯定是算话的。”
当初厂长当知青组长的时候,说了要给她们换工作,结果真给换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明。
苏青玉道,“都回去好好念书学习。别等下次机会来了又考不上,到时候又赖我。你们都是男同志,要有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决心。拿出你们的男子汉气概来。”
“……”
整个中午,苏家屯的人都在饭桌上讨论着这次招工的事儿。
以前这加米厂和他们关系仅仅是加米加面,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还能招工呢。
前几天苏青玉增加机器就增加了两个岗位。大家觉得苏青玉还是有本事再加机器的。所以啊,到时候肯定还会有机会当工人的。
就是这招工的硬件条件太严格了,得中学毕业,自家这小学都没念完就回来了呢。
好些人的想法是要不要把自家孩子给送去念书。但是考虑到学校太远了,来回耽误事儿,没法给家里干活,所以又开始犹豫起来了。
老苏家这边也在讨论,讨论的内容是苏卫华是不是真的能送去念高中。
陈爱兰这会儿想着那个让出去的名额,还是很肉疼的。
自家难得能有一个不用种地的孩子,眼睁睁的就把机会让出去了。她这心窝子就和被刀割一样的。
别说陈爱兰了,其他人也有些可惜。
他们没啥文化,不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反正就是回想起来总觉得挺不得劲儿。
苏青玉把条子往住上一拍,“大队都批条子了,他苏有福就得给咱家安排上,放心,跑不了。”
“这都开学这么久 ,苏有福能有办法吗,这名额不都满了吗?”
陈爱兰担心道。
她以为是争明年的名额,谁知道青玉说这阵子就要把卫华送去念书了。
这难度就大了。
苏青玉扁了扁嘴,“你们就是太老实了,不懂这里面的弯弯道道的,啥事儿,那都有个特例,每年的名额满是满了,但是上面也不会把事儿搞的死死的,总会留一两个缺的。”
这些缺口当然是为了留给某些重要人士的家里突然需要的而备用的,万一领导家突然需要一个名额,拿不出来,那不是坏事儿吗?
再说了,下面大队这么多,但是实际上去念高中的真没多少人,所以名额其实有,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以为抢的人多,也不会为了一个没啥用的高中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