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 (第2/3页)
就喜欢开在贞节
牌坊背后,教堂背后竟然也有不干不净的地方,解放前的勾栏院。
在教堂门口她被董卿一路拽进小巷子里,进了这座小院,上了小楼,来到了
这间诡异的房间里。
这座小院小楼以前是勾栏院,现在已经改成了民俗会馆。会馆不对外开放,
主要用来招待一些预定的有钱客户。现在有钱人都讲究情调气氛品味,在这种古
旧的氛围里,大家喝喝茶谈谈生意,感觉更好一些。小楼上面都是包房,可以聚
会也可以住宿。楼下是仿古的大厅,隔成四五个小包间,有大有小随客挑选。
会馆还有专门的杭帮菜师傅,专做江南美食,口味以鲜咸甜糯为主。
董卿包了一间楼上的大包房,那是当年勾栏院花魁住的房间,别有一番风味。
这屋子里最气派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摆在里屋正中的那张南京工红木千工
拔步床。
这张床是有来历的。
当年是镇子里一个大户人家嫁女儿的陪嫁,从南京定购的红木千工拔步床。
所谓千工拔步床其实指的就是拔步床,一种中国古代有钱人家才用得起的好床。
千工是一种夸耀,因为这个床做起来不容易,一般一个工匠要做三年,所以称千
工。
后来这床做好了大户人家却突然败落,女儿也嫁不出去被男方退婚,可怜的
姑娘遭此大辱一气之下就上吊自杀。这床没了主人最终流落出去,被勾栏院里要
从良的当红□花魁掏银子贱价买了。
似乎这床自此就带了怨气,从良的花魁没几年好光景,就被男人骗光了钱混
不下去又回到了勾栏院。后来花魁老了,丑了,不能卖了,结局可想而知。这张
原本的喜床则留在了勾栏院里成了一张千人压万人骑的恩床,真是讽刺。
再后来破四旧的时候,勾栏院封了,这床就归了国家。文革的时候差点被当
柴火劈了,幸亏有识货的老行家掏棺材本买通了人给保护下来,堆在旧仓库里发
霉发烂,好歹没变成一堆炉灰。
改革开放的时候好多人捣腾古旧家具,这床就被人从旧仓库里给挖了出来。
虫蛀霉蚀,面目全非。但识货的人到底有,一眼就瞧出这是南京工红木拔步床,
价值非凡。中国能工巧匠在民间,一堆烂木头拉过去硬是给修补好了。抛光打磨,
刷洗描金,这一副枯骨立刻生肌长肉,重新变成了美娇娘。
最后又几经装手回到小镇,重新摆在这勾栏院改造成的民俗博物馆里成了一
个摆设,也算有始有终。
茶末看到这张床的时候,很惊讶。
当然这不是她此行的重点,她只是搞不懂董卿带自己来这种地方到底想干嘛?
就她和他的关系,房间里出现一张床,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这满屋子的旧家具看着真慎得慌,好像穿越到了清末民初,真是一遭回到解
放前。
凭女人的直觉,这屋子不光是旧家具诡异,本身气氛就很怪。
当然怪咯,这是当年花魁□接待恩客的房间,你说董卿能安什么好心眼。
他虽然想念茶末,渴望茶末,但本质上还是不尊重她。2年前茶末孤身离开
的时候,他还是对她有了一份敬重,但那也是基于男人自私的心态。女人为男人
委曲求全,所以才敬重。现如今,得知茶末另寻良人,小日子过的如此潇洒,那
敬重也被嫉妒给一口吞噬,连渣都不剩。
没错,嫉妒。凭什么这小娼妇寻欢作乐,自己还要巴巴的念着?
一想起她勾着那海龟的手臂,笑得一脸浪情,屁股扭得跟麻花似的,他就想
呕血。
董卿自打一见着茶末就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脑补之中。
这会子人就在眼前,还和自己共处一间有床的屋子里,那欲火就蹭蹭蹭的烧
起来。
新帐旧账一起算,今天先拿个利息再说。
茶末的气都还没喘匀就看着他一步步逼近自己,手抄过来一把逮住她,五指
如同铁爪。
「你干嘛?」
「干嘛?就干嘛!」董卿一挑眉一撩唇,笑得一股子风流气。他长得端正,
五官柔和贵气,笑起来十足一个浪荡公子的模样,即暧昧又风流。还挺迷人。
可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