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4章 事故调查结论 (第2/2页)
责任事故,红旗煤矿的矿长杨建忠,分管矿产能源产业的副市长王树国,市长兼能源管理公司总经理刘伟鸿,都将为这次责任事故承担领导责任。 实话说,以前从没有这么处理过。 实在因为这个先例一开,将是极其危险的。数百家煤矿,加上其他矿业企业,谁能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于任何一次矿难事故的定性,都必须特别谨慎。说白了,这关系到了整个浩阳官员群体的“切身利益”。 如果轻易的将事故定为人为责任事故,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形,就变得“有例可循”。这一回是刘伟鸿王树国等人倒霉,下一回又是谁? 所以一般情形下,都是尽可能地开脱。不管与刘伟鸿王树国等人有没有交情,该放一马的要放一马,该装糊涂的要装糊涂。当然,与此相关的当事人,也会竭尽全力地展开“活动”,尽可能让调查结论变得对自己比较有利。 问题是,刘伟鸿没有活动。自始至终,他都没有与调查组的人进行任何接触,没有进行任何干预。至于王树国和杨建忠是否“活动”了,那就不得而知。但就算他们活动,从这个结论来看,活动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无论王树国还是杨建忠,都不是人家的主要目标。他们俱皆是“池鱼”,刘伟鸿才是“城门”。与刘伟鸿比较起来,王树国和杨建忠还差了点份量,不管他们活不活动,都不在人家的“计划”之内。 看上去一片平静的浩阳官场,实际上已经暗流汹涌。 刘伟鸿不仅仅是浩阳市长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可以撬动整个浩阳地区官场的人。背后站着李逸风、陆大勇、朱建国等一大堆牛人。要动他的话,将会掀起一股惊涛骇浪。然而另一个方面,实力亦极其不弱。曹振起、宋晓卫乃至他们身后的方东华,俱皆要算是牛人。 就算没有私人恩怨,仅仅只是一个“主导权”,就足以引发斗争了。 刘伟鸿太强势,换了任何一位市委书记,也不可能长期“忍气吞声”。 这几位在行署办公大楼里对刘市长视而不见的人,就是那种特别谨慎的性格,生怕这个时候与刘伟鸿发生任何牵扯,都有可能被卷入漩涡之中,无辜受累,也做了池鱼,而且是最冤枉的那种池鱼。 刘伟鸿理解机关干部谨小慎微的心理和作风,自也不会去斤斤计较,步履沉稳地上了三楼,径直去往朱建国的办公室。 见到刘伟鸿,朱建国的秘书戴骏连忙站起身来,微笑着给刘伟鸿打招呼:“刘市长,来了。” 戴骏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的样子。不是本地籍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浩阳来工作,原本在浩阳市委上班,组建浩阳地区之后,被调往行署办公机关上班。朱建国出任行署专员之后,选中了他作自己的秘书。戴骏是那种特别谨慎,性格谦和的人。这种人其实也挺对朱建国的胃口。但他能被朱建国选为秘书,最主要的还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与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化文搭上了一点关系,第二个原因则是他的字写得特别漂亮,文字功底很扎实。 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化文,乃是前任林庆县委办公室主任,朱建国的心腹亲信,与刘伟鸿交情也是极好。朱建国到任不久,便将王化文调往行署办公室担任主任职务,继续追随朱建国。戴骏就是王化文推荐给朱建国的。 自从用了刘伟鸿做实际上的秘书之后,朱建国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地区农业学校校长到行署专员的三级跳。因此朱建国对于年轻秘书比较感冒,尽管不可能每个年轻秘书都像刘伟鸿那样“妖孽”,但这种好感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戴骏算是捡了个现成便宜。 不过和朱建国磨合几个月之后,朱建国对他很是满意,慰勉有加。 根据刘伟鸿一贯的行事原则,与上级领导的秘书的关系通常都会搞得比较密切,戴骏自然亦不例外。因而戴骏一见到刘伟鸿,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亲近之意。 刘伟鸿微笑说道:“戴主任,专员在吧?” 他对戴骏这样谨慎小心的年轻干部,也很有好感。 “在的,刘市长请!” 戴骏连忙说道,将刘伟鸿引进了朱建国的办公室。 刘伟鸿到朱建国这里,只要办公室没别人,是不需要通报的。整个浩阳地区,唯独刘伟鸿有此待遇。 第674章 事故调查结论在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