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七) (第1/2页)

    唐朝李鼎祚汇集象数派各家对今本《周易》的注释(即《周易集解》),该书引述了三十几家的注释。其汇集汉象数派各家,实际并不算是汉朝人的注释,也有汉以后的所谓象数派者的注释,但收集的内容多是东汉后期所谓象数易学者的注释。

    我们看《周易集解》所取注释者,以虞翻为最,苟爽次之。东汉可谓象数易学大家倍出,马融、郑玄、苟爽、虞翻,都是东汉后期人。而虞翻生在东汉末期,而活于三国时期。

    从上述举例的注释来看,多是从卦象、阴阳、爻位、互体、爻辰,消息等象数新学说来解释《周易》一书,当然也结合先秦《易传》里一些说法,并从对《周易》所解释的字意上附会出新的说法来。总之这种解释法与原创《周易》一书的真实含义已远离了十万八千里。

    我们已知原创《周易》本身没有象数一说,即不是按六十四个画符号之“象说”而填进去的文辞,更没有阴阳九·六爻位之说法。而后人所按卦象、阴阳、爻位,及汉“象数”新说一股脑的用在对《周易》一书的解释上,怎能解释清楚原创《周易》的内容呢?以“象数”解释《周易》里的文辞之理,本身是个错误的作法。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赋予《周易》一书“象数”学说,本身是春秋史巫从《周易》一书派生出的筮术(卦学)学说,本不是原初《周易》里的内容。后人释解传承的今本《周易》,并以“象数”去诠释,实际已不是真对原创《周易》了,而是派生出的《周易》,即“卦学易”或叫“筮术易”了,总的是以卦爻式(即今本《周易》)《周易》为蓝本。

    最后我们看一看西汉时期里的典章书籍中所引述的《易》曰,看学界对《周易》一书的运用与认识。

    西汉初期有一部重要的书籍《淮南子》,这一书里引用了不少《周易》一书的文章句子。

    如《缪称训》篇:“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

    “故《易》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言小人处非直位,不可长也。”

    “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

    《氾论》篇:“故《易》曰:‘小过亨,利贞。’言人莫不有过,而不欲其大也。”

    《诠言》篇:“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

    《人间》篇:“故《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纵观《淮南子》一书里所引用的“《周易》曰”内容来看,除有一处“故《易》曰:剥之不可遂尽也,故受之以复”(《缪称训》),不是出自《周易》里的文句。但也与《序卦》里的“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是不相同的。

    除此以外,《淮南子》一书里所引述“《易》曰”文均出自《周易》文句。说明《淮南子》的作者们是把《周易》看成义理之书的,也说明汉初期《易传》还没定型,也就没有附于《周易》一书里。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也有引用《周易》一书里的句子来陈述事理。

    如“《易》曰:‘复白道,何其咎。’此之谓也。”

    “《易》曰:‘履霜坚冰。’盖言逊也。”

    《春秋繁露》里引用《周易》一书的文句不多,而董仲舒的对策中也有引用《周易》一书的文句,前面已举例过。

    《汉书》里记载一些人物的上疏中已有不少引述《周易》里的文句,也有《易传》里的文句,但统称《易》曰。

    如刘向的上疏中:“《易》曰:‘涣汗共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这是引用《周易》里的句子。

    从西汉后期开始凡典章书籍里所用《易》曰,而引用的文句多出现的是《易传》(十翼)里的文句。这说明《易》经被纳入“五经”被独尊的缘故。而《易传》成为《易》经里面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